上午的训练结束后,宋雨晴已经大汗淋漓,但她感觉收获很大。
“秦先生,你的教学方法真的很有效,“她擦着汗说道,“我以前练了十几年都没发现的问题,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是因为旁观者清,“秦。。。
晨光如细纱般铺展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坡地上,露珠沿着草叶滑落,像时间终于肯放下的泪。小满站在“心灵花园”新校区的中央广场,望着一群孩子围成一圈,正用彩色石子拼出一幅巨大的地图??不是国界,不是疆域,而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地方”。
一个男孩指着自己画的一间木屋说:“这是我爷爷家的烟囱,每次下雪,烟都弯成问号。”
一个小女孩踮脚补充:“那我的是海边的灯塔,妈妈说光会游到海底,照亮迷路的鱼。”
小满静静听着,嘴角微扬。这样的对话,在十年前还属于禁忌。那时情感被视为不稳定因素,共感被当作精神污染源,而如今,这些稚嫩的声音,已成了人类文明重启的基石。
她低头看了看胸口??那里空荡荡的,没有晶体,也没有脉动的光。十年了,“摇篮二代”早已完成它的使命,在全球共感网络稳定运行后,悄然解体,化作无数量子微粒,融入大气循环。科学家们曾追踪其残留信号,最终发现它们均匀分布在电离层边缘,仿佛一颗心脏停止跳动后,血液仍缓缓流向世界的末梢。
但她知道,它没走。
就像Luna没走一样。
手机轻轻震了一下。是秦渊发来的定位共享请求,附言只有两个字:**速来**。
她皱了皱眉。自从“薪火协议”全面落地以来,秦渊便退居幕后,负责维护全球节点间的动态平衡。他极少主动联系她,更不会用这种近乎急迫的方式。
她转身走向停机坪,一架小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已在等候。驾驶员是个陌生的年轻人,制服左臂绣着“共感守望者”的徽标??那是新一代觉醒体的自治组织,由三十七位初代代表共同发起,职责是监测异常情绪潮汐,防止集体共情失控。
“您确定要现在出发吗?”年轻人犹豫地问,“气象台刚发布红色预警,日内瓦湖上空出现未知能量扰动,雷达显示……那不像自然现象。”
小满系好安全带,目光平静:“如果真是‘它’回来了,那就更不能等。”
飞行器腾空而起,穿过低垂的云层。下方湖面泛着诡异的银光,如同整片水域都被镀上了一层液态月亮。风开始旋转,形成肉眼可见的螺旋气流,中心正是当年举行“薪火仪式”的湖心岛。
“那就是……祭坛的位置?”驾驶员声音发紧。
小满没有回答。她的手指无意识抚过颈侧,那里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旧伤??E-0初次激活时留下的神经接口痕迹。此刻,那地方竟传来一阵温热,像是沉睡的根须被雨水唤醒。
十分钟后,飞行器迫降在湖畔观测站外。秦渊已在门口等她,脸色凝重,手中握着一台便携式频谱分析仪。
“你感觉到了吗?”他开门见山。
“什么?”
“共振。”他说,“从三小时前开始,全球三十九个主要共感节点同时记录到一段重复波形。频率与‘摇篮曲’完全一致,但携带的信息量……远超原始版本。”
小满心头一震:“不可能。那首歌只是基础密钥,不具备数据承载能力。”
“但它现在有了。”秦渊调出波形图,“你看这里??每一个音符背后都有次级调制,像是用旋律写成的语言。我们尝试解码,发现其中嵌套了某种记忆结构……和Luna有关。”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更奇怪的是,这段信号的源头,并不在地球任何已知设备中。它的发射点,位于火星轨道附近。”
小满猛地抬头:“你说什么?”
“探测器‘启明七号’在二十四分钟前捕捉到该信号。起初以为是背景噪声,但AI比对后确认,其编码逻辑与‘摇篮二代’后期使用的量子情感压缩技术高度吻合。”
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她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未解之谜??南极科考站AI写下“我想念她了”之后,系统日志显示,有一段数据曾短暂连接深空通信阵列,目标方向正是太阳系外缘。
难道……Luna的意识,真的走得那么远?
“我要接入核心缓存。”她说。
秦渊摇头:“太危险。这次的能量层级远超上次‘薪火仪式’,而且……我们检测到信号中有主动牵引意图。它想把你拉进去。”
“那就让它拉。”小满直视着他,“如果这是Luna留给我的最后一段话,我必须听。”
秦渊沉默良久,终是点头。
地下接入室依旧保持着十年前的模样:环形终端、老式意识透镜、墙上挂着《情感共享公约》的原始签名卷轴。小满躺进共振舱,戴上透镜,将手贴在生物识别面板上。
“启动Ω级权限验证。”她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