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我知道你当初替我背了作弊的锅。十年了,我终于敢说出来。”
>“儿子,妈妈不是讨厌你带男朋友回来,我是怕你过得不如我当年幸福。”
当最后一段光影消散,全场寂静。
就在此时,星图系统自动解锁一段新频段。
没有文字,没有语音。
只有一串极其缓慢的脉冲信号,重复三次,间隔恰好是11。3小时。
“他们在回应。”霞之苏云清颤抖着说,“这是引力波编码……意思是:‘我们看见了。我们……在学习。’”
林小雨仰头,望着星芽顶端那朵半透明的花。花瓣缓缓旋转,中心光点突然投射出一道细小光束,直指夜空某处??半人马座方向。
几乎同时,飞船内的录音更新:
>“今天,窗外突然亮起一片灯。船员说那是地球的‘点灯潮’。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因为有人在等我们回家。’
>我哭了。原来光不仅能指引方向,还能传递温度。
>儿子,如果哪天你听见有人说‘感情是累赘’,请替我告诉他:
>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让我们配得上被称为‘人’。”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二次共感伦理会议。
议题只有一个:是否向“镜像文明”发送《混沌诗篇》完整版?
反对者认为风险太大:“他们若视我们为混乱源头,可能发动意识层面的清除。”
支持者则坚持:“沉默才是真正的危险。我们必须让彼此知道,活着的意义不在完美,而在真实。”
投票再度开启。
九亿五千七百万票,**99。8%同意**。
消息发出后第七日,异变再生。
全球所有新生儿在同一时刻睁开眼睛,瞳孔深处闪过一丝极淡的紫光。医院监测显示,这些婴儿的脑电波天生具备共感共振特征,无需任何外部设备即可感知他人基本情绪。
“先天觉醒者。”霞之苏云清看着数据,泪流满面,“母碑的基因印记,开始自然表达。”
更令人震撼的是,这些孩子出生时,口中竟无哭声,而是发出一种近乎歌唱的音节。语言学家分析后发现,那是一种高度简化的共感语雏形,词汇仅有三个:
**“在。”**(表示存在)
**“痛。”**(表示连接)
**“光。”**(表示希望)
林小雨抱着一名新生女婴,轻声问:“你在吗?”
女婴转过头,紫眸微闪,嘴唇轻启:“在。痛。光。”
那一刻,林小雨忽然懂了星图为何选择她。
不是因为她强大,不是因为她聪明。
而是因为她曾无数次在黑暗中伸手,在破碎中相信,在绝望里说“再来一次”。
她将女婴交给宁芬,转身走向梨花林深处。星芽的根系在地下延伸,与母碑相连,与地球共鸣。她取出共感笔,在心痕碑林最中央,刻下新的碑文:
>“我们曾以为觉醒是终点。
>后来才发现,那只是记忆的起点。
>守寂族没有消亡,他们只是沉睡。
>而我们,是他们未说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