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青葫剑仙 > 第两千五百四十章 最终对决下(第2页)

第两千五百四十章 最终对决下(第2页)

七盏守护青灯同时闪烁,玉牌上的地名接连浮现裂痕。南荒回音井干涸三日,东海心碑出现错字,西域古道再度风化断裂……仿佛天地间某种平衡正被悄然打破。

“原来如此……”少女终于明白,“他们不是要毁灭记忆,而是想替换它。”

真正的劫难,并非遗忘,也非抹除,而是**偷梁换柱**??用虚假的记忆取代真实的过往,让后人以为谎言才是真相。

她起身,走向殿后密室,取出一块从未启用过的空白玉牌。此牌材质与其他六块不同,通体漆黑,唯有中心一点朱砂红,宛如凝固的心跳。

“第七续写者……终究还是得醒来。”她喃喃。

与此同时,在中州最偏远的一座山村,一间茅屋内,烛火摇曳。桌旁坐着一名青年,面容清瘦,眼神沉静。他面前摊开一本破旧日记,封皮写着《楚临行纪》。他正一笔一划地抄录其中内容,字迹工整,神情专注。

忽然,窗外雷声炸响,一道闪电劈过屋顶,照亮墙上悬挂的一面铜锣??那是村里唯一留存的忆器,早已锈迹斑斑,多年未曾鸣响。

青年抬头,目光落在铜锣上,心头莫名一震。

下一瞬,他手中的笔尖突然自行移动,在纸上写下三个字:

**“我是谁?”**

他惊愕地看着那行字,伸手欲擦,却发现墨迹如烙印般深陷纸中。紧接着,整本日记开始泛起青光,一页页自动翻动,最后定格在某一页:

>“若有一日,天下皆伪忆横行,则需一人以真心为墨,以血为砚,重写真实。此人非神非圣,唯有一颗不肯妥协的心。其名未知,其形未显,然其志必承万民心剑余辉,是为??第七续写者。”

青年浑身颤抖,脑海中轰然炸开无数画面:他看见自己站在烈火焚烧的学堂前,阻止灰衣人销毁典籍;看见他在暴雨中高举竹简,大声诵读被禁的《愿海纪事》;看见他面对黑袍首领,毫不退缩地说:“你可以改书,但改不了人心!”

“这些……是我做的?”他喃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敲门声。

“林溪!快开门!”是村长的声音,“忘川堂的人来了!他们带着新的课本,说要替换所有旧书!还说……还说王念是个盗粮贼,楚临是叛国者!”

青年??林溪猛地站起,抓起桌上那本日记塞入怀中,推门而出。

月光下,十余名灰衣人正站在村中央的忆碑前,手中捧着崭新的《心灯录?修订版》,封面金印熠熠生辉,内页却赫然写着颠倒黑白的文字。一名教谕模样的人朗声道:“从今日起,旧忆当废,新史当立!孩子们,请翻开第一页,学习真正的历史!”

十几个孩童怯生生地翻开书页,脸上露出困惑与不安。

林溪大步上前,一把夺过那本书,厉声质问:“谁允许你们篡改历史?”

教谕冷笑:“朝廷钦定,史官编撰,何来篡改?倒是你,私藏禁书,蛊惑民心,该当何罪!”

“朝廷?”林溪怒极反笑,“若朝廷连真相都不敢承认,那它就不配拥有历史!”

说罢,他当众撕开胸前衣襟,露出皮肤下蜿蜒流动的青色纹路??正是执笔者印记!

全场哗然。

“你……你是续写者?”教谕脸色剧变,急忙后退,“杀了他!不能让他唤醒村民的记忆!”

灰衣人拔刀冲来,林溪却不闪不避,反而举起日记本,高声诵读:

>“永昌三年冬,饥民遍野。少年王念负半锅杂粮穿雪而来,救三十七户人家性命。无人知其姓名,唯锅底刻八字:‘饿者亦人,不可弃’。此善行载于南荒《回音录》、江南《愿海纪事》、北疆守忆碑……”

每念一句,空中便浮现一道青光文字,如同刻刀雕琢虚空。村民们纷纷捂住头颅,痛苦呻吟??那是记忆复苏的征兆。

“我想起来了!”一位老人突然哭喊,“那天晚上,是他敲开我家的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