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撕下一页日记,迎风点燃。火焰并非红色,而是纯净青焰,宛如忆灯之火。火光中,浮现出一幕幕未曾公开的画面:那位被称为“叛国者”的少年,在刑场上仍高声背诵《愿海纪事》;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在雪地中爬行十里只为求一口粮;北疆老兵临终前将徽章交给李岩,说:“别让他们忘了我们打过这场仗。”
这些,才是完整的记忆。
黑袍人第一次露出动摇之色。“你……你竟然保留了这些?”
“我没有删除它们。”林溪平静道,“我只是选择何时唤醒它们。现在,是时候了。”
青焰暴涨,席卷整座忆碑。被烧毁的文字竟逐一抹去焦痕,重新浮现,且比原先更加清晰深刻。更有无数陌生名字浮现碑面??那是过去三百年间默默无闻却行善积德的普通人,他们的事迹从未载史,却在此刻被集体忆力托举而出。
黑袍人怒吼一声,挥笔欲书更大谎言。但他的玉笔突然崩裂,墨汁倒流入口中。他惨叫一声,身形开始溃散。
“不……不该如此!只要还有人愿意信谎,我就不会消亡!”
“你说得对。”林溪望着他,眼中无恨亦无悲,“只要有人信谎,你就存在。但你也别忘了??只要还有一个人坚持真实,我们就会归来。”
话音落下,黑袍人彻底化作黑烟,被青焰净化,融入大地。
雨停了。
东方微明,晨光洒在修复如初的忆碑上。村民们围拢过来,有人跪地痛哭,有人紧紧相拥。一个孩子指着碑上新增的名字,稚声问道:“妈妈,这个人是谁?”
母亲轻抚其头:“他是我们忘了很久的好人。但现在,我们又想起来了。”
林溪默默收起《楚临行纪》,却发现封底多了一行小字:
>“第七门将启,执笔者当赴昆仑。
>源井将枯,唯真心可注泉。”
他心头一震。源井……枯竭?
自七位续写者踏入记忆星海之后,人间灯火虽盛,但昆仑秘境却日渐沉寂。忆灯虽燃,光芒却不如从前澄澈;忆剑草开花次数减少,连回音井的回应也变得迟缓。原来这一切异象,皆因源井根基受损。
而此刻,昆仑山巅。
盲眼少女独立井畔,脸色苍白。她手中捧着那枚曾飞向林溪的黑色玉牌,此刻已然碎裂。源井水面不再映星,反而浮现出层层裂纹,如同干涸的河床。
“他们以为进入星海便是圆满……”她喃喃,“殊不知,记忆若无人间供养,终将枯竭。星海可以保存过去,却无法孕育未来。”
她抬头望向虚空,似在凝视某个遥远的存在:“你们带回了历史,可谁来书写明天?”
就在这时,井底传来一声微弱心跳。
咚。
像是一粒种子,在冻土深处挣扎萌发。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越来越密,越来越强。青光自裂缝中溢出,竟将整个忆源殿照亮。少女惊喜交加:“是万民心剑的共鸣!人间仍有执笔者,在用真心续写真实!”
她双手合十,将碎玉牌按入胸口。刹那间,一道青虹自昆仑喷射而出,贯穿九霄,直指中州方向。
林溪正踏上归途,忽觉怀中日记剧烈震动。他取出一看,只见扉页浮现一幅地图??正是通往昆仑秘境的古道路线,沿途标注七处“忆脉节点”,每一处都需以真实记忆注入方能通行。
他知道,这是召唤。
也是使命的延续。
他没有犹豫,转身北行。
一路上,他重访故地:江南小镇,忆灯亭旁已有孩童自发煮粥赠予路人;西域古道,商旅们在断碑旁立起新石,刻上被遗忘的向导之名;东海渔村,老渔夫们组织“寻忆船队”,潜入深海打捞沉没的碑文残片。
每一站,都有人加入他的队伍。起初是三五志士,后来竟汇聚成千人行列。他们中有失学的老儒,有曾为灰衣人的悔悟者,有世代守护忆器的匠人后代,更有无数普通百姓,只因还记得某个人、某件事,便毅然踏上这条路。
他们不称自己为“守忆队”,而叫“续行人”。
行至南荒回音井,众人遭遇第一道考验。井口封闭,上方悬着一面巨大铜镜,镜中映出每个人的面孔,却又扭曲变形??有人看见自己成了权贵,享受万人跪拜;有人见自己从未参与守忆,而是焚烧典籍的刽子手;更有甚者,镜中竟全然空白,仿佛他们本就不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