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乌龙山修行笔记 > 第五百四十八章 并非主人(第1页)

第五百四十八章 并非主人(第1页)

袁化紫逃得很辛苦。

和田无心相比,种生道的修为高出一个层次,无论是真元的浑厚,还是道法的施展,包括对灵力的感知以及对危险的预判都要强出很多,所以袁化紫再无上次转进得那么从容。

凭借着刘掌门。。。

风起时,乌龙山巅的雪未融尽,残雪压着新芽,像旧事覆着新生。那朵蓝花在石缝间轻轻摇曳,花瓣薄如蝉翼,却倔强地迎着光舒展。老翁蹲下身,用枯瘦的手指拂去碑上浮尘,指尖触到刻痕深处??那里有极细微的裂纹,仿佛整块石头都在呼吸。

“爷爷,花怎么会从石头里长出来?”孩童仰头问。

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他望着远处层叠山峦,云雾缭绕处,似有一道白影一闪而过。他闭了闭眼,再睁眼时,目光已沉静如古井。

“因为它记得。”他说,“有些东西,埋得越深,活得越久。”

话音落下的刹那,山风骤停。四野寂静,连鸟鸣都断了。那朵忆莲忽然绽出一圈微不可察的光晕,如同心跳般脉动一次。紧接着,整座乌龙山的地面轻轻震了一下,不似地震,倒像是大地深处传来一声叹息。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南疆边陲,一座荒废多年的祠堂内,一盏油灯无火自燃。

祠中牌位林立,大多蒙尘断裂,字迹模糊。唯有正中最古老的一块,忽有金粉自木纹中渗出,缓缓凝聚成三个小篆:**萧承远**。接着是第二块??“萧云娘”,第三块??“萧明礼”……一个个名字接连浮现,如同有人执笔,在冥冥之中重新书写血脉。

守夜的老妇惊醒,跌跌撞撞冲进来,见此情景跪地痛哭:“祖宗啊……你们终于回家了!”

而在北方苦寒之地,一个牧羊少年梦见自己站在千军万马之间,手中握着一面残破战旗,旗上绣着一只展翅青鸾。他不认识这图腾,醒来后却不由自主在地上画了出来。羊群围拢,低头轻嗅那图案,竟齐齐跪伏于地,久久不起。

更奇的是,那一夜,九州各地凡曾被史君阁焚毁典籍之处,皆有异象:

江南藏书楼废墟之下,雨后泥中钻出一株青竹,每节竹筒内竟藏着一片完整竹简,墨迹清晰,题为《景和实录?卷七》;

西陲驿站残垣之上,晨雾弥漫之际,空中浮现一行行虚影文字,随风飘散,却被一名识字老兵拼凑成篇,竟是百年前戍边将士临终遗言汇编;

就连皇宫禁苑中的枯井,也于月圆之夜泛起涟漪,水面倒映不出人影,唯有一袭白衣男子伫立井底,唇不动而声入耳:“**该还的,终究要还。**”

这些消息如风传遍天下,起初被视为妖言惑众,可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相同的梦、唱相同的歌、写下从未学过的文字时,连朝廷也不得不暗中派遣钦天监密探四处查访。

而这一切的源头,仍静静矗立在乌龙山顶。

那块刻着诗句的石碑,表面温度常年低于四周岩石,冬不结冰,夏不生苔。每逢子时,若有人凝神细听,便能听见极轻的声音从石心传出??不是风声,也不是虫鸣,而是无数低语交织而成的呢喃,像是千万人在同时讲述自己的故事。

有人说那是林知雪的声音,化作了碑魂,仍在记录。

也有人说,那是所有被找回的记忆,在借她的口诉说。

但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真相:她并未完全消散。

那一滴忆契之血融入无名碑后,并未让她彻底成为碑灵,而是开启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存在形态??**半契者**。她的意识既系于碑心,又可随忆念流转人间。只要有人真心追忆过往,她就能感知,就能回应。

这一日,春雷初响。

昆仑墟虽已隐没,但它的影子并未消失。它藏在每一个记起祖先名字的孩子眼中,藏在每一首失传复现的民谣里,藏在那些突然觉醒、背诵禁史之人的舌尖上。

而在西域某处戈壁深处,一座沙丘再次缓缓隆起。

不同于三个月前的下沉,这一次,是整片沙漠如潮水般退开,露出下方巨大的青铜基座。其上矗立九根石柱,呈环形排列,中央凹陷处,赫然嵌着一枚与林知雪所持一模一样的忆莲残瓣??只是更大、更完整,通体泛着幽蓝荧光。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三个人影踏沙而来。为首者是个年轻女子,眉目清冷,肩披墨色斗篷,胸前挂着一块玉符,上面刻着莲花与火焰交织的印记。她身后跟着一名盲眼老者,手持白骨杖;另一人则全身裹在黑袍中,脸上戴着半透明面具,形如蝉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