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乌龙山修行笔记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峡谷(第2页)

第五百四十九章 峡谷(第2页)

他并指如剑,凌空一划。

刹那间,九州之内,所有正在做同一个梦的人同时睁眼。

东海渔村,少女抱着玉佩跪在海边,口中哼起一支古老的摇篮曲??那是沈家代代相传、却早已失传的家音。歌声响起时,海面泛起蓝光,一朵忆莲从浪花中绽放。

西北古城,说书先生将《忠烈传》最后一卷焚于城隍庙前。灰烬升空,竟不落地,反而凝聚成一面旗帜,旗上绣着展翅青鸾??正是当年抗暴义军的图腾。夜巡官兵欲扑灭,却发现火焰冰冷,触之如握寒冰。

中原书院,孩童以忆莲汁为墨,续写“念”字。第三笔落下时,整座书院的地基轰然下沉三尺,露出一块石碑,碑文赫然是百年前一位被诛九族的儒生临刑前所书:“吾虽身死,言不可亡。”

七瓣忆莲,七处觉醒。

而第八处,则出现在最意想不到之地??史君阁地下密库。

那里收藏着历代被焚典籍的残灰,按律不得触碰。可就在终忘之阵即将启动之际,一堆灰烬中,竟钻出一株嫩芽。它通体透明,叶片如水晶雕琢,每一片上都浮现出一段文字:有的是失传医术,有的是古乐谱,还有一片写着“永宁三年冬,太子蒙冤缢于东宫偏殿”。

守库的老仆见状,老泪纵横。他本是聋哑之人,因知晓旧事太多被割舌致残。此刻他颤抖着双手捧起幼苗,突然开口,发出嘶哑却清晰的声音:“我记得……我都记得……”

声音虽小,却如惊雷炸响在整个密库。

因为这株植物,名为“忆语草”??传说中唯有至诚追忆者方能唤醒的灵植,其根系贯通阴阳,其叶承载万民私语。

消息如野火燎原。

拾语盟迅速派出七忆使赶赴各地,收集新生的记忆之痕。他们不再隐藏身份,反而公开宣示:“我们不是反抗者,我们是拾荒人。拾起你们丢弃的往事,补全你们断裂的血脉。”

江湖震动。

朝廷震怒。

史君阁紧急下令封锁边境,严禁任何口传文本流出。可越是压制,异象越多。某日清晨,京城街头数百百姓齐声背诵一段陌生家训,经查竟是百年前遭灭门的李氏一族祖训;另一夜,皇陵守卫发现先帝墓碑背面浮现出一行血字:“勿信史阁,吾死非寿终。”

韩沉终于明白??他无法阻止。

终忘之阵尚未启动,便已被反噬。祭坛上的符文开始逆向燃烧,黑焰转蓝,蓝焰化莲。那朵由万人遗忘堆积而成的黑暗之花,竟在记忆洪流中开出了一瓣真正的忆莲。

“不可能……”他跪倒在地,看着自己双手逐渐透明,“我删了那么多……烧了那么多……为什么……还会回来?”

就在此时,窗外月光洒落,映照出一个模糊身影。

是年轻时的他自己。

穿着粗布衣裳,背着竹篓,走在柳溪畔的小路上。身后跟着一个小女孩,手里攥着一朵野花,笑着喊:“哥哥,你看!蓝花开了!”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忆莲。

也是最后一次记得亲情。

幻象消散,韩沉伏地痛哭。他终于想起母亲的模样??眉间有颗朱砂痣,总爱哼一首江南小调。他也想起姐姐临终前紧紧抓着他的手,说的不是怨恨,而是:“别忘了我们。”

泪水滴落在祭坛上,竟与忆莲之露融合,激起一圈涟漪。

整个史君阁地下空间开始崩解。不是坍塌,而是“褪色”??墙壁、书架、人影,全都像旧画被水浸湿,慢慢模糊、淡化,最终归于虚无。

唯有那株忆语草,愈发晶莹剔透,根须深入地脉,连接起九州所有正在觉醒的心灵。

而在乌龙山上,林知雪轻轻合拢手掌。

“第八印,成了。”

陆昭微笑:“心火不止于悔,更在于愿。只要有人愿意记住,昆仑墟就不会真正湮灭。”

他们转身,准备离去。可这一次,他们的身影没有立刻消散。

山下村庄里,有个孩童正仰头望着山顶,忽然大声问:“爹,那两个人是谁啊?”

父亲摇头:“不知道,每年这时候都出现,村里老人说他们是山神。”

孩子眨眨眼,忽然脱口而出:“我知道!一个是陆昭,一个是林知雪!”

全场寂静。

那父亲怔住,随即心头一震??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过,可为何一听就觉得熟悉?仿佛儿时母亲曾在灯下低语过无数次。

他颤抖着蹲下身,问:“你怎么知道的?”

孩子挠头:“我梦见的。他们站在山上,说了一句特别奇怪的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