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 2033 米乔康复(第2页)

2033 米乔康复(第2页)

那天夜里,陈默整理完所有学生的档案,准备离开时,发现赵远的日记本不知何时自动打开了,翻到了最后一页。上面原本空白,此刻却浮现出几行淡蓝色的字迹,像是由水汽凝成:

>“当一个人终于敢写下真相,宇宙就会派一颗星为他闪烁。”

他怔住。这不是印刷,也不是笔迹??这是一种他无法解释的现象。他迅速拍照留存,随即联系李诗情和肖鹤云。

凌晨两点,四人齐聚数据中心。苏晓也通过加密线路接入。他们将图像放大分析,发现那行字的墨色波动频率,竟与“第八星象”出现时的电磁波谱高度吻合。

“这不是普通的文字。”肖鹤云盯着频谱图,“这是某种信息载体,像是……来自更高维度的回应。”

“就像那扇门后的存在。”陆泽低声说,“他们在记录,也在反馈。”

林婉闭上眼,回忆起梦境中穿校服的女孩说的话:“你看,他们终于学会了听。”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第二天清晨,她在全校集会上宣布:“我们将启动‘回声计划’??每一位学生写下真实经历的日记,都将被录入非数字介质存储系统,封存于地下密室。未来若有人重蹈覆辙,这些声音将成为穿越时间的回音,告诉他们:你并不孤单。”

学生们安静地听着。随后,掌声从第一排响起,继而蔓延至整个操场。

那一刻,天空骤然放晴。久违的阳光洒落,照在沉默花园的石碑上,折射出奇异的虹彩。周小雨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冲洗后,照片显示:每一块石碑的影子都拉得很长,连成一条蜿蜒的线,指向校园中心的老槐树??那里,去年埋下了第一批毕业生留下的“时间胶囊”。

当晚,老槐树根部的地表微微隆起,泥土松动,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破土而出。盒盖自动打开,里面并非预想中的信件或纪念品,而是数百张微型胶片,每一张都储存着一段影像。

播放第一段时,画面中出现一名十五岁的女孩,面容憔悴,眼神空洞。她对着镜头说:

>“我是第一届疗愈过渡班的学生。三个月前,我吞下了三十片安眠药。醒来时,护士说我命大。可我知道,我只是不想再演‘乖女儿’了。

>

>来到这里第一天,林校长没问我成绩,也没让我做心理测试。她带我去厨房,说:‘今天我们包饺子,你负责擀皮。’

>

>我不会。我从小只练钢琴和奥数。

>

>她就站在我旁边,手把手教我,面粉沾在鼻尖上,她笑得像个孩子。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活着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的事。

>

>现在我每天画画,画那些我没哭出来的泪水,画那些被压碎的梦想。上周,我的一幅作品被选入国际青少年艺术展。

>

>如果你能看到这段影像,请记住:拯救一个人,不一定需要惊天动地。有时候,只需要一碗热汤,一次耐心的教导,一句‘没关系,你可以慢慢来’。”

视频结束,会议室陷入长久的寂静。

“这些胶片……怎么会自己跑出来?”李诗情喃喃。

“不是跑出来。”苏晓摇头,“是被‘唤醒’了。只有当新的痛苦与旧的记忆产生共振时,它们才会浮现。”

王兴德调出数据模型,震惊地发现:过去一周内,全球范围内提交至“第八星计划”分支的心理倾诉量激增3%,其中68%的内容主题与首批毕业生的经历高度相似。

“我们正在形成一个跨时空的情感共鸣网络。”他说,“过去的治愈,正在回应现在的伤痛。”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种变化。

三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网络攻击席卷全球“第八星”相关平台。数万条伪造信息被散播:称学校实为邪教组织,利用心理操控洗脑青少年;所谓“疗愈”不过是精神控制的伪装;甚至放出合成视频,显示林婉在密室中焚毁学生日记。

舆论再度翻涌。部分家长要求彻查资金来源,某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查封当地分支机构。

压力如山崩般袭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