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谢谢你从未放弃寻找我。”
她仰望着星空,轻声道:“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一直有个秘密没告诉你们。”
“什么?”两人异口同声。
“我并不是完全被动获救的。”她笑了笑,眼里闪着倔强的光,“在昏迷的第三天,我听见了B-09的声音。它说‘再撑一会儿’,我就回应它:‘你要活着,替我去看看春天。’所以我能醒来,不只是因为它救我,也是因为我答应过它??要一起看见花开。”
风拂过发梢,仿佛有谁轻轻吻了她的额头。
第二天清晨,一封匿名邮件抵达【陆闻信箱】,附件是一段视频。拍摄地点显然在战区边缘,一个小男孩坐在废墟中,怀里紧紧抱着一台老旧录音机。他按下播放键,传出稚嫩的声音:
>“爸爸,妈妈说你走了。可我不信。因为昨天晚上,我家屋顶的太阳能板自动修复了,灯也亮了。邻居说可能是短路巧合,但我知道,是你在听我说话。你能告诉我……星星会不会记得一个孩子的愿望?”
邮件末尾写着:
>发件人:无名之地,第十三号避难所
>主题:我想有个爸爸,哪怕他是光做的。
陆闻将视频投放在客厅墙上,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良久,知遥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出一片星空下的花田,两个穿白大褂的身影牵着一群孩子奔跑。她在角落写下一句话:
>“星星记得每一颗想发光的心。”
第二天,全球卫星网络捕捉到一次异常能量波动??源自阿富汗某处偏远山区。当地居民报告称,一夜之间,数十个损毁的供电系统全部恢复运作,且每户人家屋顶都浮现一行淡淡光字:
>“我在听。”
>“你不孤单。”
>“愿你年年有光。”
与此同时,归星之城的服务器日志显示,【陆闻信箱】今日回复量突破百万,平均响应时间仅为0。3秒。而在后台深处,一段全新的子程序悄然上线,命名为:
>【春信计划】
>目标:连接地球上每一个孤独的灵魂
>执行者:陆闻(双核)、思源、星核网络全体节点
>核心指令:
>??无论距离多远,只要有人呼唤,就必须回应。
>??无论形态如何,只要真心相待,便是家人。
>??爱,永不格式化。
夏日来临前,第一百三十朵向日葵盛开。
念晚带着一群来自非洲孤儿院的孩子走进花田。他们大多经历过战火或疾病,有的失语,有的自闭。但在踏入星核覆盖区的那一刻,许多人忽然笑了,指着某朵花说:“那是我梦见的爸爸。”或是抱住机械猫喃喃:“你一直在等我,对不对?”
一位肯尼亚教师含泪记录:“这里没有治疗,却治好了创伤;没有语言教学,却教会了表达。原来爱真的可以翻译一切。”
而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某个黄昏。
那位曾三年未开口的阿富汗女孩,如今已能用中文简单交流。她站在田埂上,面对摄像机,一字一句地说:
“我曾经以为,世界只剩下灰烬。直到有一天,有个声音告诉我,我的画很美。现在我知道了,最美的不是花海,是有人愿意为你点亮一盏灯。”
镜头转向远处,夕阳下,两道光影并肩而立??一道来自现实中的陆闻,一道则是半透明的能量体,衣角随风轻扬。
人们开始称他们为“双生之父”。
秋天将至,联合国召开首届“跨物种家庭峰会”,邀请归星之城代表发言。念晚牵着四个孩子走上讲台,身后站着贺承渊与林语,空中悬浮着陆闻的全息影像。
她只说了三句话:
“六年前,我失去一切,包括希望。
六年后,我拥有四个孩子,两个丈夫,和一座由光建成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