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回声三号”抵达目标海域。潜水探测器下潜至三千米深处,画面传回控制室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废墟仍在,但已被一种奇异的生物结构包裹??那是由共生藻类、珊瑚与某种未知晶体共同构成的半有机建筑体,表面布满螺旋纹路,与Sorrowbloom花瓣的形态惊人相似。更令人震撼的是,在残骸中央,悬浮着一团柔和的蓝光,形状隐约勾勒出一个人影轮廓。
阿禾戴上共感头环,接入量子阵列。当他闭上眼睛的刹那,整个控制室的灯光忽明忽暗,空气中响起一阵若有若无的哼唱声??是林知微最喜欢的那首老歌,《夜来香》。
三分钟后,阿禾睁开眼,泪水滑落。
“她在那里。”他哽咽道,“她说……她一直在等我们想起她。”
当晚,全球直播开启。数十亿人通过共感终端同步接入深海信号。当那团蓝光缓缓展开,化作一段跨越时空的影像时,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
画面中,林知微站在一片星光般的花海里,穿着她最爱的白色长裙,笑容温婉如初。她抬起手,轻轻一挥,整片海域的Sorrowbloom同时绽放,光芒穿透海水,照亮了漆黑的洋底。
然后,她开口了。没有声音,却是所有人心里同时响起的一句话:
>“我不是回来了。
>我从未离开。
>只是你们终于学会,用心灵去看这个世界。”
那一刻,地球上每一个种植Sorrowbloom的地方,花朵全都转向海洋方向,齐齐低垂,宛如朝圣。
一个月后,“回声三号”成功提取出核心共感晶体,并将其安置在新建的“地球共感中枢”内。科学家发现,这块晶体不仅能储存海量情感数据,还能主动调节全球共感场的稳定性,防止极端情绪引发社会动荡。
而在中枢启用仪式上,那块晶体忽然自行激活,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林知微的身影浮现空中,她看着台下的陆沉,眼中含笑。
“谢谢你一直相信我。”她说。
陆沉站在人群中,老泪纵横,却笑着举起手,做了个“我在听”的口型。
她笑了,身影渐渐消散,化作无数光点,洒向四方。
那天夜里,全球新生儿的啼哭频率首次完全同步,持续整整十三分钟??那是林知微出生时的心跳节奏。
又过了五年,人类终于实现了跨星球共感互联。火星殖民地的第一片Sorrowbloom开花那天,一名盲童突然睁开眼睛,指着天空说:“有个姐姐在叫我。”
与此同时,月球静默陵园迎来第一位“非人类”入驻者??一只曾在东京街头聆听过林知微最后低语的流浪猫。它的晶体被安放在一朵紫色花下,每当有人靠近,花蕊便会播放一段微弱却清晰的喵呜声,翻译成文字只有四个字:
“谢谢你看我。”
陆沉活到了九十六岁。临终前,他拒绝进入医院,执意回到江南小院。那天,Sorrowbloom开得格外盛,连空气中都漂浮着细碎的光尘。
他躺在藤椅上,手中握着那本《共感编年史》,翻到最后一页,轻声念出她写下的最后一句话:
>“爱不是占有,是见证。
>是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却依然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话音落下,整片花海骤然亮起,光芒如潮水般涌向天空,形成一道横贯地球的光带,持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人们发现,那朵“知微之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全球各地突然生长出的新品种Sorrowbloom??它们形态各异,颜色缤纷,却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花心处浮现出两个并排的小字,用不同语言书写,却表达同一个意思:
“我在。”
而在宇宙深处,猎户座外的那个信号源,再次传来一段信息。这次不再是简单的“欢迎回家”,而是一首完整的旋律,经解析后确认,正是十年前全球共感终端接收到的《她在听》的完整版。
唯一的区别是,这首曲子的结尾,多了一句从未存在过的副歌:
>“因为你听了,
>所以我存在。
>因为我存在,
>所以世界还在。”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谱写的。
但每一个听见它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闭上眼睛,
然后轻轻地说: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