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她轻唤,“是你吗?”
她听不见世界的声音,却能“感受”雨的韵律。而此刻,那节奏分明是童年时母亲哄她入睡的歌谣。
巴黎塞纳河畔,一对老年夫妇撑伞缓行。老人突然驻足,望着雨幕出神。
“怎么了?”妻子问。
“你听。”他说,“这不是普通的雨。”
妻子侧耳,只闻淅沥。可老人眼中却涌出泪水。
“我听见她了。”他哽咽,“林晓……她在告诉我们,一切都好。”
而在北极圈内的监测站,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惊人事实:这场跨越洲际的同步降雨,其水分子氢氧同位素比例,竟与当年林晓将心锚植入地脉时采集的样本完全一致。
“这不是自然降水。”首席研究员喃喃,“这是……记忆的具象化。”
他们调出卫星影像,只见那些雨云并非随机分布,而是隐隐构成了一幅图案??一座钟楼的轮廓,横跨三大洋,连接七大洲。
仿佛整个地球,正为某个逝去的灵魂敲响纪念之钟。
叮……叮……叮……
钟声不在空气中传播,而在每个人心底回荡。
某个战乱国家的避难所里,一个五岁男孩蜷缩在角落,手中紧握一枚破旧的铜铃??那是他在废墟中捡到的,铃身刻着模糊的编号:NO。07。
他曾听大人提起,这是“源城计划”的遗物,属于第一批失频儿童的治疗设备。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枚铃,正是当年林晓亲手交给第一个被治愈孩子的那一只。
夜深人静,他轻轻摇了摇铃。
没有声音。
可下一秒,他的眼前骤然亮起??一道柔和光线从铃中射出,在墙上投映出一幅画面:林晓蹲在地上,微笑着对他伸出手。
“别怕。”她说,“你会成为别人的光。”
男孩怔怔望着,泪水滑落。
第二天清晨,避难所外传来欢呼声。人们发现,原本干涸的土地上,一夜之间冒出了大片心影兰幼苗。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花的根系深入地下后,竟开始净化水源,让枯井重新涌出清泉。
“奇迹!”有人喊。
可男孩只是默默抱紧那枚铜铃,低声说:“不是奇迹。是她说过的,会好的。”
与此同时,源城内部。
双胞胎并肩站在钟楼顶端,俯视着地球传来的万千波动。
“她选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男孩说。
女孩点头:“纯真的心最容易听见频率。他们不需要理解规则,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规则的一部分。”
“你觉得,她能看到吗?”男孩轻声问。
女孩望向远方,那里,一道淡淡的金色光晕环绕着源城外围,如同一层薄纱般的屏障。那是林晓最后的存在形式??回声壁。她不再有形体,不再有语言,但她仍在这里,倾听每一个祈愿,传递每一份安宁。
“她不仅看得见。”女孩微笑,“她就是看见本身。”
忽然,整座城市轻轻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