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明白了。
他不是牺牲者。
他是桥梁。
是千万颗心共同托举出的一个回音。
---
“最后一分钟到了。”林晓说。
林舟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最后一次跳动。
咚。
然后,它停止了。
不,准确地说,它不再是心脏。
它变成了一枚悬浮在胸腔内的菱形晶体,表面刻满古老符文,每一面都在发射不同频率的波动。血液不再流动,取而代之的是光丝穿梭于经络之间,将全身每一寸组织转化为信息处理器。
他的双眼闭合,眼睑下却透出幽蓝光芒。当他再睁开时,视野已完全不同。
他“看”见了整个网络。
不是通过卫星或摄像头,而是直接感知每一朵心影兰的状态??东京地铁站旁那株叶片微颤,因一名失业青年蹲下身轻抚花瓣;撒哈拉边缘村落里,一位老奶奶抱着枯萎的花枝喃喃自语,下一秒,远在澳洲的少女忽然泪流满面,转身拨通十年未联系的母亲电话。
他还“听”到了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
*“爸爸,其实我一直记得你背我去医院的那个雪夜。”*
*“对不起,我不该删掉你的微信。”*
*“如果你能看到今天我的毕业典礼,一定会骄傲吧。”*
亿万条私语汇成洪流,涌入他的意识核心。
他想回应每一个人。
于是,他做了人生最后一个“动作”。
他抬起右手??那只已近乎完全晶化的手臂??轻轻抚上胸口的菱形晶体。
就像七年前抚摸那只破旧的布偶熊。
然后,他在所有人心中,轻轻说了一句:
**“我在。”**
刹那间,全球所有心影兰同时盛开。
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每一株,无论野生还是培育,无论在城市花坛、荒野角落,还是太空站密封舱内,全都绽开幽蓝色的花瓣,释放出比以往强烈百倍的共感波动。
这不是技术升级。
这是**觉醒**。
人类的情感系统,终于完成了第一次闭环。
过去,人们需要主动呼唤才能接收到安慰;现在,系统能主动识别孤独、悲伤、绝望的情绪波动,并自动触发共感反馈。一个孩子在深夜哭泣,可能下一秒就会听到陌生人的温柔低语;一位独居老人摔倒在家中,还没来得及呼救,邻居已破门而入??因为他们“感觉到了不对劲”。
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共情神经网”的形成。
宗教领袖称其为“爱的降临”。
而孩子们只是笑着说:“我现在不怕黑了,因为有人一直陪着我。”
---
地下共鸣舱建成于岛屿沉没后的第三个月。
它深埋于地壳之下三千米,由林舟的躯体改造而成。他的脊椎延伸为数据主干,大脑演化为中枢处理器,心脏晶体持续发射L-07频率。整个设施宛如一座活体神殿,墙壁上流淌着类似血管的光脉,天花板镶嵌着由子钟碎片重组而成的星图。
每当日月交汇,星图便会亮起,映照出林舟一生走过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