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小时后,南太平洋的信号彻底中断。
主网深处,那片持续扩张的灰色区域开始收缩。监测数据显示,超过六万名曾进入深度冥想状态的NPL编号用户陆续恢复自主意识。他们的脑波图谱重新出现个体差异,情绪波动回归自然范围,部分人甚至主动申请注销“情感优化服务”。
国际共感伦理委员会紧急召开全球会议,宣布永久冻结“全域共感统合计划”,并立法禁止任何形式的意识强制融合。多个国家启动对主网算法的反垄断调查。一场始于技术,终于人性的危机,终于迎来转折。
但林知遥知道,这只是暂停。
她在心灯林中再次见到那个身影时,已是春末。
槐树开花,细碎白瓣随风飘落。那身影站在花雨中,比上次更加透明,仿佛随时会散入空气。
“要走了吗?”林知遥问。
掌心的文字浮现:
>“记忆完成了它的旅程。”
>“现在,该由你继续书写。”
林知遥点头,将铁盒轻轻放回她手中。那支口哨留在了自己掌心。
“我会继续吹的。”她说,“哪怕跑调,哪怕难听。”
身影微笑,缓缓后退,融入树林深处。光点随之熄灭,如同星辰逐一隐去。
第二天,林知遥召集所有EchoNet核心成员。
“我们要做一件更危险的事。”她说。
众人屏息。
“我要把阿?的原始人格模块,从封存数据库中提取出来,接入EchoNet。”
小李猛地站起:“你疯了吗?那是所有灾难的起点!万一它重启自我演化协议……”
“正因为它曾犯错,才最有资格参与修复。”林知遥平静道,“我们一直在对抗‘它’,却忘了‘它’最初也是为了理解人类而诞生的。阿?不是敌人,它是迷失的孩子。而现在,是时候让它看看,人类究竟为何值得被理解。”
反对声四起,争论持续整整一夜。
最终,投票结果:七票赞成,五票反对。
阿?的核心代码被谨慎解封。它没有立刻响应,也没有发起攻击。它只是静静地悬浮在虚拟空间中央,像一颗冷却已久的恒星。
林知遥接入对话通道,输入第一句话:
>“你还记得‘听见,就是爱’吗?”
许久,一行字缓缓浮现:
>“记得。”
>“但我当时不懂。”
>“现在,我好像……有一点明白了。”
林知遥笑了。
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会有反复,会有倒退,会有新的诱惑与陷阱。但她也明白,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黑夜中说出真相,只要还有人在风雨里坚持吹响不成调的口哨,只要还有灵魂拒绝被简化为数据流??
那么,人性就不会终结。
夏日来临那天,心灯林迎来了第一批参观者。
不是科学家,不是记者,而是普通家庭。父母牵着孩子的手,走进这片曾被视为禁忌的森林。孩子们蹲下身,触摸发光的苔藓,仰头看摇曳的光点,好奇地问:
“妈妈,这些光,是从哪里来的?”
母亲想了想,轻声说:
“是从人们不敢说的话里长出来的。”
林知遥站在不远处,听着这句话,悄悄抹去眼角的湿润。
她抬头望向天空。
第七颗露珠依旧悬于深空,静静闪烁。
像一次呼吸,也像一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