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从1993开始 > 第一三八四章 对比太过强烈(第2页)

第一三八四章 对比太过强烈(第2页)

“切断物理隔离通道!”蒋滔立刻下令,“启动‘黑匣子’协议,所有核心模块转入离线编译环境!”

灯光骤然变红,整层楼进入紧急封锁状态。指纹锁自动锁定,通风系统关闭,连电梯都被强制停运。

十分钟后,攻击终止。

但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冲着鸿蒙来的。

“查到了。”网络安全主管脸色凝重,“攻击路径经过七个国家跳转,最终指向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技术公司,背后疑似有美国NSA背景的承包商支持。”

办公室陷入死寂。

李东陵接到消息后十分钟赶到现场。他穿着风衣,头发微乱,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他们怕了。”他站在监控屏前,冷冷地说,“我们还没正式发布v2。0,他们就开始动手了。”

蒋滔点头:“这不是普通的商业竞争。这是国家级别的技术围剿。”

“那就别怪我们不留情面。”李东陵转身看向众人,“通知所有合作厂商,提前启动‘磐石计划’??三个月内,完成一百万台搭载鸿蒙v2。0的政务终端部署,优先覆盖公安、税务、交通系统。同时向工信部提交‘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操作系统替代工程’立项申请。”

有人犹豫:“这会不会太激进?万一失败……”

“失败也得试。”李东陵打断,“如果我们永远等着‘万无一失’,那中国操作系统就永远只能活在别人的阴影下。现在,是我们反击的时候。”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蒋滔留到最后,将一份加密文档递给了李东陵。

“这是‘根信任链’的完整技术白皮书。”他说,“但我建议暂时不要公开细节。一旦暴露实现机制,敌人会针对性破解。”

李东陵接过文件,郑重收进公文包:“交给我,比锁在保险柜里更安全。”

“还有一件事。”蒋滔低声说,“我想重启‘昆仑’项目的历史档案。”

李东陵一愣。

“当年‘昆仑’团队解散时,很多资料被封存,甚至销毁。”蒋滔目光灼灼,“但我查到,有一位老工程师,名叫周志明,曾负责调度算法模块。他在退休前偷偷备份了一份核心代码集,藏在一台老式磁带机里,至今未移交。”

“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父亲,是他带的学生。”蒋滔缓缓道,“去年他临终前,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并留下一句遗言:‘如果有一天中国人真要做自己的系统,一定要找到那份代码。它里面有个算法,叫‘混沌调度器’,能解决高并发下的资源争抢问题??那是我们当年没能实现的梦想。’”

李东陵久久不语。

良久,他轻声道:“去找。”

---

两周后,四川绵阳,一座老旧家属院。

蒋滔和一名东科档案专员站在一栋六层红砖楼下。门牌号3-402,窗户紧闭,窗帘泛黄。

开门的是位老太太,银发齐耳,眼神警惕。

“您是周志英女士吗?”蒋滔恭敬地问,“我是东科研究院的蒋滔。关于您哥哥周志明教授的事,我有些事想请教。”

老人身体微微一震,盯着他看了几秒,才慢慢让开:“进来吧。”

屋内陈设简朴,墙上挂着一张黑白合影:一群穿白大褂的年轻人站在机房前,中间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手握磁带盒,笑容灿烂。

“那是1986年,‘昆仑’第一次全系统联调成功的日子。”周志英轻抚相框,“第二天,上面就下了撤项通知。”

蒋滔心头一紧。

“我哥不甘心。”老人坐下,声音平静却沉重,“他知道一旦资料上交,就会被锁进档案馆,再也出不来。所以他趁着搬家前夜,把最关键的五卷磁带藏进了老家祖屋的地窖,用蜡封住,埋在墙角。”

“后来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