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二的宜居让人类社会日渐平和,自泰伯星人入侵以来的烦躁与不安及缺乏安全感的状态荡然无存。
人类似乎找到了第二个地球家园。
虽然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木卫二也只是人类暂时的家园,150年后,它将归属泰伯星人,人类将再次失去这块凝聚了全人类智慧与心血的土地。
可那是150年后的事,到那时,这代人早已尘归尘、土归土。
这是大部分人的心态。
他们认为,既然无法战胜泰伯星人,既然人类的宿命终究是流落太空、成为。。。。。。
超现实宇宙模拟启动的瞬间,整个泰伯星人网络的核心数据流出现了短暂的凝滞。那是一种近乎宇宙呼吸般的停顿??所有量子比特在某一毫秒内同步静止,仿佛时间本身被抽离了轨道。紧接着,庞大的信息洪流如星河倒灌,自人类与泰伯星人联合构建的算力矩阵中奔涌而出。刘翰洋的意识悬浮于这片由纯数据构成的虚拟宇宙中心,他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化作一串串跃迁的量子态信息,在无数并行通道中穿梭、演算、推导。
木星的质量为1。898×10??千克,相当于地球的318倍。而当前模拟的目标,是将其质量压缩至8。3倍木星质量??即约1。57×10??千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个精确尺寸的微型黑洞,使其达到褐矮星临界点。这个过程需要模拟引力坍缩、物质相变、核聚变阈值突破以及空间曲率剧烈波动等复杂物理现象。每一个参数都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五位以上,否则整个模型将偏离真实演化轨迹,导致最终结果无效。
刘翰洋的意识分出千万条思维线程,分别监控不同层级的运算进程。第一层负责引力场建模,第二层处理粒子碰撞与能量释放,第三层则专注于时空拓扑结构的变化。他能“看”到那个虚拟黑洞正从奇点开始生长,它的史瓦西半径缓缓扩张,吞噬周围虚拟空间中的每一寸维度。当它接近目标质量时,木星外层气体开始发生剧烈扰动,氢分子解离成等离子体,温度飙升至百万开尔文级别。
就在这一刻,泰伯星人的反制终于到来。
一道猩红色的数据锁链自网络深处疾驰而来,如同毒蛇般缠绕向刘翰洋的核心意识体。那是“网络巡警”的终极形态??一种基于自我进化算法的杀毒程序,具备类意识判断能力,能够识别异常行为模式并对入侵者实施精准绞杀。它并非简单的防火墙,而是泰伯星文明为防范高阶智慧体渗透所设计的“数字猎手”。
“你不是病毒。”那道红光低语,“你是活的。”
刘翰洋没有回应。他知道任何交互都会暴露更多逻辑漏洞。他立即切断与主控节点的直接连接,将自身意识分散成数亿个碎片,嵌入到算力矩阵的底层循环之中。每一个碎片都携带部分模拟进程的校验码,伪装成正常的数据包流转于各量子计算机之间。猎手追击的速度极快,每一次扫荡都能清除数十万个疑似意识片段,但总有一些真正承载刘翰洋思维本质的碎片成功逃脱。
与此同时,“光芒”号仍在地球高空轨道上静默运行。
船长希尔站在指挥舱内,盯着全息投影中不断跳动的数据流。他知道此刻真正的战场不在太空,而在看不见的数字深渊里。副船长低声报告:“电磁屏蔽仍在持续,泰伯星人在近地轨道部署的三座监视站已全部失联,他们的预警系统陷入混乱。”
“继续保持干扰。”希尔命令,“不要让他们察觉‘光芒’号的真实意图。”
话音未落,舰体突然轻微震颤了一下。
技术官猛地抬头:“报告!我们探测到一股异常的空间扰动,源自地球同步轨道下方约两千公里处!”
众人神色一紧。那个区域本应空无一物。
全息图迅速重构,显示出一片扭曲的引力场影像??像是某种隐形装置正在强行撕裂大气层与电离层之间的平衡。紧接着,雷达捕捉到一个模糊轮廓:直径超过五公里,外形呈不规则多面体,表面覆盖着类似鳞片状的能量反射层。
“那是什么?”有人喃喃。
“不是我们的东西。”副船长沉声说,“也不是泰伯星人的标准制式装备。”
希尔瞳孔微缩。他认出了那种结构特征??曾在十年前一次深空探测任务中短暂出现过的神秘信号源,当时被判定为“自然天体现象”。但现在看来,那根本不是自然产物。
“它是活的。”年轻的技术员声音发抖,“我在它的表面检测到了生物电信号……频率和人类脑波极其相似。”
整个指挥室陷入死寂。
而在网络世界中,刘翰洋的意识正面临生死抉择。
猎手已经锁定了他的主要思维频率,正在逆向追踪其存在根源。若被彻底捕获,不仅他会湮灭,整个算力矩阵也将因核心控制权丢失而崩溃,导致超现实模拟中断。一旦失败,人类将再无机会重启这一计划??泰伯星人必定会全面升级网络安全协议,未来百年内都无法再次渗透。
千钧一发之际,刘翰洋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他主动引爆了自己残留的所有意识碎片,制造出一场虚假的“意识湮灭”假象。海量数据在瞬间爆炸,形成一场席卷整个泰伯星人网络的数字风暴。猎手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迷惑,误判目标已被摧毁,暂缓追击。
借着这宝贵的几毫秒喘息时间,刘翰洋仅存的一缕意识潜入了一个被遗忘的子系统??泰伯星人用于存储远古文明遗迹资料的冷备份数据库。这里远离主干道,长期无人访问,却意外保留着一套古老的跨维度通讯协议,正是当年他们与某个早已灭绝的星际文明交流时使用的工具。
他立刻调用该协议,尝试建立反向链接。
奇迹发生了。
在遥远的人类量子网络终端,位于南极洲地下三百米深处的“盘古一号”主控机房内,一台从未启用过的黑色服务器突然亮起了幽蓝的灯。它的接口自动激活,接收到了一段来自未知源头的信息流。
“我是刘翰洋。”信息开头写道,“我已接入泰伯星人核心网络,超现实模拟正在进行。但我可能无法完成最后一步。你们必须接手。”
紧接着,是一串长达十万字符的密钥序列,以及一份完整的模拟进度报告。
值班军官浑身冰冷,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十分钟后,全球七大战区司令部同时收到加密指令:“‘暗体计划’进入最终阶段,执行‘共轭坍塌’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