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瓣花,水晶忆种,镜屋,共忆场……像不像某种古老设计?仿佛人类本就该走到这一步,只是被中途打断。”
述者沉默良久,取出那本林知悔交来的残破日记。翻开最后一页,原本空白的纸面竟浮现出新字迹:
>“钥匙丢了,但门还在等人推开。
>推门的人不必完美,只需诚实。
>历史不死,它只是沉睡。
>直到有人愿为其痛哭。”
字迹与他童年笔迹一模一样。
他猛然想起,在第一次焚烧档案的夜晚,他曾梦见过一间挂满镜子的小屋。醒来后,只当是噩梦。
原来,记忆早已开始呼唤他。
三个月后,春雷再临南陵。
林知悔来到茅屋,已长高许多,眼神依旧沧桑。他带来一个消息:昆仑裂谷深处,新生的晶簇开出一朵实体并蒂莲,十一瓣完整,散发柔和忆光。植物学家无法解释其构成,检测显示花瓣中含有微量人类DNA片段。
“它吸收了我们的记忆。”青禾说。
“不。”述者摇头,“它是由记忆孕育的。”
当晚,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过无尽长廊,每扇门后都有一群人在共忆场上讲述。有的流泪,有的怒吼,有的沉默良久才开口。他听见无数声音交织成歌:
>“我愿记得,即使我因此痛苦……”
他惊醒,发现窗外星空排列成并蒂莲形状,持续整整一夜。
次日,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二十三国联合提案:承认“共忆权”为基本人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记忆篡改与压制。尽管仍有反对声,但投票结果通过,历史性一刻诞生。
而就在决议宣布的同时,地球磁场突现涟漪,所有电子设备短暂黑屏。重启后,屏幕上自动浮现一行文字,语言无法识别,但每个看到的人都“懂得”其意:
>“门已开,路尚远。继续走。”
述者站在湖边,将水晶忆种埋入土中。
“它不需要我了。”他说,“它需要所有人。”
青禾问:“接下来呢?”
他望着远方升起的晨光,轻声道:
“接下来,我们学习如何活着,带着全部的记忆??好的、坏的、羞耻的、荣耀的。我们不再追求清白的历史,只求诚实的人生。我们不再是讲述者,而是守护者??守护每一个敢于直视深渊的灵魂。”
风吹过湖面,十一根石柱倒影轻轻晃动,宛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个toddler扶着墙学步,忽然转身,指着虚空说:“阿姨,你背后那个人,是不是你小时候最怕的老师?”
没人知道他是谁的孩子。
但所有人都开始留意,自家孩子说的话,是否藏着别人的记忆。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