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 第806章 虚仙层次的战斗(第2页)

第806章 虚仙层次的战斗(第2页)

**“遗忘即罪,执迷即罚。”**

就在他崩溃之时,窗外传来清脆铃声。

叮??

叮??

叮??

顾元清的身影出现在巷口。他依旧白衣胜雪,肩扛断琴,手握铜铃。走过之处,屋檐滴落的雨水竟凝成细小的忆珠,在空中旋转一圈后坠入地下,渗入地脉。

他没有进门,只是站在门前石阶上,轻轻摇铃三响。

刹那间,整条街巷的百姓纷纷推开窗户,捂住额头,痛苦呻吟。他们脑中涌现出从未经历过的画面:父母被押上囚车,祠堂被焚毁,孩童被迫改姓换名……一幕幕被封印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回。

“放开我!”有人尖叫。

“原来我家本姓李!”有人痛哭。

“我要找回祖坟!”有人怒吼着冲出家门。

老学究瘫坐在地,眼睁睁看着自家大门被人砸开,一群青年手持残卷冲进来,指着墙上挂的“忠烈传”怒斥:“这是假的!你们祖宗篡改历史,害死了多少人!”

他张口欲辩,却发不出声音。他的舌头正在溃烂,流出的不是血,而是黑色墨汁。

顾元清转身离去,背影淡入晨雾。他知道,这不是复仇,而是清算。真正的正义,从来不是一刀斩下仇敌头颅,而是让谎言无所遁形,让沉默者开口,让死者复名。

数日后,西域驼队首领带领商旅穿越沙漠,抵达一处荒废驿站。那里杂草丛生,唯有一块半埋的石碑,上书“念网”二字。

他蹲下身,用手拂去沙土,忽然察觉碑底有异。撬开一看,竟是一口密封陶罐。打开后,里面整齐码放着数十枚竹简,每一片都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这是……‘忘语使’的名录?”他震惊不已。

竹简记载了整整三代“忘语使”的身份、任务与行动轨迹。这些人潜伏于民间,或为塾师,或为僧侣,或为郎中,专门散布虚假记忆,诱导百姓遗忘重大事件。更有甚者,以秘药混入井水,使人梦中失忆。

驼队首领连夜将竹简送往史心塔。途中遭遇数次截杀??黑衣人自暗处突袭,招式诡异,似非人类;夜半营地突起迷雾,同伴相继昏睡,唯有他因佩戴守言者印记才幸免于难。

当他终于抵达昆仑脚下,已是伤痕累累。守塔少年接过竹简,双手颤抖:“这些……足以掀翻整个伪史体系!”

“那就掀。”驼队首领盘膝而坐,撕下衣襟包扎伤口,“不然我们为何成为守言者?”

当夜,史心塔第九层彻夜灯火通明。忆珠轮转,虹光冲霄。九道光影再次浮现于九州各地,彼此感应,心意相通。他们虽未曾谋面,却已结成无形同盟??不靠盟约,不凭权柄,只因共同听见了那一声来自远古的召唤:

>**“下一个,轮到你了。”**

而在岭南深山,药农守言者正翻越险峰,前往一处隐秘村落。那里世代供奉一尊泥塑神像,据传是百年前某位大儒化身。然而当他走近庙宇,却发现神像背后刻着一行小字:

**“我不是圣贤,我只是不敢闭嘴的人。”**

他心头剧震,立即召集村民询问来历。一位百岁老妪颤巍巍地说:“我阿嬷说过,这像原本是个活人,叫周秉义,是县学教谕。当年他说朝廷隐瞒瘟疫,结果全家被烧死。人们怕惹祸,就把他的尸骨塑成神,说是显灵护村……其实,他是冤魂不散。”

药农当场焚香叩首,然后取出随身携带的忆珠碎屑,撒在神像基座四周。片刻后,地面裂开,露出一具焦黑遗骸,怀中仍紧紧抱着一本炭书。

他小心翼翼展开,只见首页写道:

>“永昌七年春,疫起南方,死者逾十万。官府封锁消息,称‘风寒小疾’,禁医救治,违者以妖言论处。余亲见孩童堆尸沟壑,妇人剖腹取药,悲愤难抑,故冒死记此。若后世有人得见,请替我说一句:

>**我没疯,我没骗人,我只是说了真话。**”

药农含泪将其带回史心竖塔,并请求将其列为第十层新设的“殉言堂”首例铭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