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 第806章 虚仙层次的战斗(第1页)

第806章 虚仙层次的战斗(第1页)

虚仙层次的天魔力量彻底爆发!

一道道幽暗符文链条自魔种而出,遍布全身,滔天魔气汹涌而出,它双手虚抬,一种掌控规则、凌驾凡俗的意志散发了出来。

天地之间的元气纷纷转化属性,化为魔气,天地之力。。。

春风拂过桃林,落花如雨,铺满石台。那柄断琴静卧其上,铜铃悬于第七弦下,随风轻晃,发出细微的叮咛声,仿佛仍在低语过往。

旅人站在村口,望着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他已不再追问方向,也不再寻找归途。自从那一夜铃声与琴音交汇,天地共鸣之后,他的脚步便有了新的节奏??不是为了逃避,也不是为了抵达,而是为了听见。

听见那些被风掩埋的声音,听见泥土下的哭泣,听见古井深处回荡的呐喊。

他背着行囊,走向下一个村落。这一路,已有太多人追随他的讲述而觉醒。有人重修族谱,有人立碑祭祖,甚至有年迈的老兵拄拐前来,颤巍巍地递给他一张泛黄的军籍残页:“这是我爹的名字……我记了六十年,可没人信我说的是真的。”

旅人接过纸片,轻轻抚平褶皱,然后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忆珠碎片??那是他在西岭坡拾到的,据说曾属于史心塔初建时散落的残钥。他将碎片贴在纸上,低声念道:

“孙守仁,永昌五年入伍,戍北疆十载,战死黑水河畔,妻儿流徙不知所踪。”

话音落下,忆珠微光一闪,竟在空中凝成一行虚影文字,缓缓飘向天际。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史心塔第九层,一颗原本黯淡无光的忆珠忽然亮起,颜色由灰转青,继而化为温润玉色。

守塔少年跪伏于地,热泪盈眶:“又一个名字回来了……他们真的没有消失。”

而在江南水乡的一座小桥边,那位曾是绣娘的守言者正坐在乌篷船上,手中针线不停。她不是在绣花,而是在一方素绢上,用五彩丝线记录一段段口述历史。每一针都极慢,极稳,像是把灵魂织进了经纬之中。

“你说,这些能传下去吗?”船夫抽着旱烟,望着对岸书院里传出的朗朗书声,“那边教的,还是‘盛世无灾,民皆安居’。”

“能。”她抬头,目光坚定,“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就一定能。”

话音未落,一只青鸟掠过水面,落在船头。它喙中衔着一片桃叶,叶上墨迹未干,写着两个字:**南云**。

她伸手接过,指尖触到叶片的一瞬,脑海中骤然浮现一段陌生记忆??一位女子披发赤足奔走于火海之间,手中紧抱一卷竹简,身后烈焰吞噬整座藏书阁。她在临终前仰天长啸:“吾以魂为烛,照千秋之路!”

泪水滑落,滴在丝线上,染出一点深红。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猛地站起身,对着苍穹轻声道:“南云溪……你不是死了,你是把自己活成了传说。”

此时,在北疆雪原之上,一名戍卒正伫立烽火台前。寒风吹裂了他的脸颊,也吹不散他眼中的火焰。他是九位守言者中最沉默的一个,出身罪臣之后,自幼被贬为奴兵,每日巡边、搬石、填壕,无人知其姓名。

但昨夜,他梦见了一座巨大的石殿,殿中有七十二根玉柱,每根柱子上都刻着一个名字。当他走到最后一根柱前,却发现上面空无一字。正当他疑惑之际,一道白影缓步而出,将一支笔递到他手中。

“写吧。”那人说,“你的祖先没写完的,由你来续。”

梦醒后,他翻遍军营废册,在一本虫蛀严重的旧档中找到了线索:他的高祖父,原是监史院笔吏,因私自抄录《永昌实录》而遭处决,尸体被抛入狼群。

他跪在雪地中,用刀尖在冰面上一笔一划刻下那个名字??**楚文昭**。

刻完最后一个点,整片冰原突然震动起来。远处一座废弃的?望塔轰然倒塌,尘土飞扬中,一块青铜牌匾从中滚出,上面锈迹斑斑,却仍可辨认:

**“忠直之士,虽诛不灭。”**

他抱起牌匾,踏上南归之路。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做无名之人。

与此同时,金陵柳巷的深宅早已陷入混乱。那位老学究接连咳血,面容枯槁,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抽干了生机。他疯狂翻阅典籍,试图找出破解之法,却发现家中藏书竟开始自行焚毁??不是明火烧起,而是纸页悄然褪色,字迹如沙般剥落,最终只剩空白。

“不可能……我们掌控了百年……百年啊!”他嘶吼着,抓起最后一页教材,上面写着“先帝仁政,天下大同”,可那八个字竟在他眼前扭曲变形,变成了:

>“饥民易子而食,官仓积粟腐烂。”

他惊恐地扔掉书页,却发现自己的手也开始透明,皮肤之下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全是历代被抹去的历史真相,此刻正从血脉深处反噬而来。

“我是为了秩序!”他扑向铜镜,想看清楚自己的脸,镜中却映不出影像,只有一行血红大字浮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