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燃青葱时代 > 第867章 有渔 给我留点行不行(第3页)

第867章 有渔 给我留点行不行(第3页)

>

>我要把这个梦继续做下去。

>

>??小舟

她把信贴在公告栏最上方,旁边配上他去年画的那艘破旧纸船照片。标题写着:“有些船,终会靠岸。”

七月流火,项目组迎来最大挑战:一名十五岁少年阿杰被送来求助。他曾持刀伤人未遂,现处于司法观护期。心理评估显示,他对亲情极度冷漠,拒绝沟通,多次扬言“反正没人真正在乎我”。

接手初期,袁婉青几乎无法接近他。每次见面,他都戴着帽子低头玩手机,回答问题只用“嗯”“哦”“随便”。

直到一次暴雨天,她发现他偷偷把伞留在了活动室门口,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别让老太太淋着。”

她顺藤摸瓜查到,他口中的“老太太”是住在巷尾的独居老人陈阿婆,常年帮他热饭、收留他过夜。原来这个被定义为“危险分子”的少年,曾在寒冬夜里为老人修过漏雨的屋顶。

她以此为突破口,邀请阿婆参与“跨代对话之夜”。当晚,老人颤巍巍走上台,念了一封信:

>“阿杰,你说你是没人要的孩子,可你知道吗?每次你半夜敲门,我都立刻起身给你留灯。我不是你奶奶,但我愿意当你是个孙子疼。”

台下,阿杰低着头,肩膀剧烈抖动。散场后,他第一次主动留下,问袁婉青:“我能……给她写封信吗?”

三天后,他交来一封信,全文只有一句:“阿婆,下辈子让我当您亲孙子吧。”

袁婉青含泪点头:“这世就行。”

秋天来临之际,“非典型家庭节”第二届筹备启动。主题定为“未完待续”。报名表雪片般飞来,有人写“想和戒毒成功的儿子吃顿团圆饭”,有人写“希望失踪二十年的妹妹能看到我的信”。

最让人动容的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的申请:“母亲忘了所有人,却每天问我‘我儿子什么时候回来’。我想带她来听听别的妈妈的故事,或许能唤醒一点点记忆。”

袁婉青亲自批准,并增设“记忆回廊”展区,展示老照片、旧物件与语音日记。

九月二十八日清晨,袁婉青接到长途电话。甘肃方面告知,林晓阳决定正式调回本地工作,已在附近社区租下两居室,一间留给母亲,一间为自己。

“他说,这次不想再逃了。”对方说,“他还托我带句话给你??谢谢你让他记得,自己也曾是个值得被爱的儿子。”

挂掉电话,她推开窗。秋风拂面,桂花香气弥漫整条街道。她翻开《声音档案》最新一页,写下:

>“2031年9月28日,林晓阳,四十七岁。正式回归家庭生活圈。关键词:责任、弥补、日常。备注:归来不是终点,而是新旅程的起点。”

傍晚,她走在回家路上,路过一家幼儿园。围墙外,一个小女孩踮脚往信箱里塞东西。她走近一看,是一张蜡笔画:三个大人手拉手站在彩虹下,下面写着:“我家的新全家福。”

信箱上贴着一行字:“请投递你心中的‘家’。”

她驻足良久,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发到朋友圈,配文只有两个字:“继续。”

夜深了,她坐在书桌前,听着窗外虫鸣。电脑屏幕上,是正在撰写的项目年度报告结尾:

>“我们始终相信,家庭不是完美的模板,而是不断修复的过程。每一次提笔、每一句开口、每一声回应,都是对‘爱’的重新定义。

>

>在这个仍有许多人选择沉默的时代,我们愿做那个轻轻推门的人??不强迫光明涌入,只确保黑暗中,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

她合上电脑,望向星空。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短暂却明亮。

她闭眼许愿:愿所有迷途的言语,终能抵达该去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