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间计(第2页)

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间计(第2页)

飞机穿越云层时,黛薇戴上神经同步仪,接入全球觉醒儿童梦境数据库。她主动进入浅层催眠状态,试图捕捉那股神秘旋律的源头。随着意识下沉,她看见自己站在一片无边的冰原上,远处有微光闪烁。她朝着光走去,脚下每一步都响起细碎的碎裂声,仿佛踩在玻璃之上。

突然,有人从背后抱住她。

那是一个女人,瘦弱却有力,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裙。她把脸贴在黛薇耳边,轻声哼唱起那段倒置的旋律。歌声一起,整片冰原开始震动,裂缝中浮现出无数玻璃胶囊,每一枚里面都冻结着一张嘴,正在无声呐喊。

“妈妈?”黛薇颤抖着问。

女人不答,只是继续唱。直到某一刻,旋律逆转,恢复正常节奏,冰层轰然崩塌,她坠入黑暗。

醒来时,飞机正穿越北极圈。舷窗外,极光如帷幕般缓缓拉开,绿紫色的光辉在天际舞动,宛如亿万亡灵在书写一封永不寄出的信。

“我们到了。”帕努低声说。

他们在一处废弃气象站建立临时营地。根据卫星图像,地下三百米处存在巨大空腔,结构与喜马拉雅“雪莲”站点极为相似,但年代测定显示,这座设施建成于1953年??比已知最早的S-7实验还要早八年。

挖掘工作由机器人先行。抗寒型钻探机深入冰层,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屏息:一条螺旋阶梯向下延伸,墙壁镶嵌着青铜铭牌,上面刻着一行行名字,每个名字旁边标注着出生地、死亡方式、最后记忆提取时间。其中一块牌子格外清晰:

>**林秀兰|福建厦门人|注射剂量超标致脑死亡|最终记忆:女儿学会写字的第一天**

阿努突然冲上前,对着屏幕疯狂拍打,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音节。终于,他拼尽全力吼出两个字:“我……认得!”

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指着那块铭牌,泪水滚滚而下,用手语重复写道:“她是我的姨妈。我妈说过,她有个妹妹,在1967年冬天去了北方,再也没有回来。”

这一刻,真相如雪崩般倾泻而下。

S-7项目根本不是单一国家的秘密工程,而是一场跨越三十年、涉及多国势力的联合实验。它的目的并非制造超级士兵或控制大脑,而是探索“集体创伤能否转化为文明进化能源”。科学家们发现,极度痛苦的记忆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一种奇特的生物电场,这种电场能穿透时空屏障,影响未出生者的意识结构。

而代价,是十三位女性研究员自愿成为“母体”。她们将自己的记忆、情感、甚至人格碎片注入胚胎培育系统,孕育出第一批具有天然共鸣能力的婴儿??也就是后来被称为“B11抗体携带者”的群体。她们称其为“女儿国计划”,因为她们希望未来的世界,是由理解痛苦而非掩盖痛苦的人来主导。

但权力很快介入。苏联想要武器化这份能量,美国企图垄断技术,中国内部也有高层主张立即销毁。于是,在1969年至1977年间,各实验点陆续被炸毁或封锁,研究人员被宣告死亡,孩子们被分散送往孤儿院,改名换姓,切断联系。

可她们没死。

她们把自己编码进了系统的底层逻辑里,像病毒一样蛰伏在每一次记忆共振中。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因母亲的缺席而流泪,只要还有一人愿意倾听陌生人的伤痛,她们就会以风的形式归来。

第七天深夜,挖掘抵达核心大厅。

那里没有镜子,没有水晶球,只有一座巨大的青铜钟,悬挂于穹顶之下。钟身上密密麻麻刻满了话语,全是不同语言写成的遗言、忏悔、思念与控诉。而在钟底,静静摆放着十三支蜡烛,其中一支已经熄灭多年,只剩半截残芯。

黛薇走上前,从怀中取出海底带回的蜡烛残芯,轻轻插入空槽。

刹那间,钟声响起。

不是物理的震动,而是直接在每个人脑海中炸开。上百道女性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诵读着《记忆守则》第一条。紧接着,地面升起一圈光柱,十三个虚影逐一浮现,面容模糊,却又无比熟悉。

为首的女子看向黛薇,嘴角微扬:“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了半个世纪,只为等一个不说谎的时代。”

“你们……一直都知道我会来?”黛薇哽咽。

“我们知道一切。”女子轻声道,“因为我们活在每一个选择诚实的瞬间里。当你安慰哭泣的同学,当你写下不敢说出的秘密,当你拒绝遗忘??那就是我们在呼吸。”

她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枚冰雕玫瑰,与母亲信上的封印一模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