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
>臣一生所求,唯两字??安定。
>
>可真正的安定,非靠镇压得来,而是源于人心归服。
>
>沈茶等人所行之事,看似动摇根基,实则固本培元。
>
>若有一日天下太平,百姓不再因姓氏高低而命运迥异,则臣虽死无憾。
>
>??楚寒绝笔”
光阴流转,三年过去。
嘉平关外,新修的学堂里传来朗朗书声。一群孩童齐声诵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窗外,沈茶静静聆听,身旁站着已卸去戎装的萧凤歧、仍在行医济世的金苗苗、投身教育的夏宸、重建情报网络的宋佳,以及始终默默守护在侧的白砚舟。
“你说,我们真的改变了什么吗?”萧凤歧问道。
沈茶望着那些稚嫩的脸庞,微笑道:“改变从来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就像春雨,润物无声。也许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孩子中会有人站出来,说一句‘这世道不该如此’,然后去做点什么。那就够了。”
白砚舟抬头看向天空,云卷云舒,一如当年嘉陵江畔的黄昏。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我没有跳下那座山崖,如果没有假装死去,是不是一切都会不同?”他低声说道。
“没有如果。”沈茶转头看他,“你回来了,这就足够。”
远处,一座新立的石碑巍然矗立,碑文由皇帝亲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风吹过碑林,发出低沉的呜咽,仿佛无数亡魂在轻声诉说。
而在更深的地下,曾经的地宫遗址已被封死,杂草丛生。唯有偶尔夜深人静之时,若有旅人经过,依稀能听见微弱的诵经声,似怨似悔,似忏似叹。
或许,那便是历史的回响。
是非功过,终将沉淀为岁月的尘埃。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追问真相,愿意为弱者发声,愿意在黑暗中点燃一盏灯??那么,光明便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