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嘉平关纪事 > 2500 老当益壮96 0(第2页)

2500 老当益壮96 0(第2页)

然而奏折未达天听,便遭截留。刑部以“聚众谋逆”定罪,一夜之间,三百女工尽数惨死。沈母临刑前高呼:“我沈氏一门忠烈,不惧一死!但愿后世有人为我等昭雪!”

老妇侥幸逃脱,隐姓埋名三十年,只为此一日能将证据交到沈茶手中。她颤抖着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叠泛黄的供状副本、一本记录伤亡名单的手札,还有一枚染血的玉簪??正是沈茶母亲生前所佩。

沈茶跪倒在地,双手捧起玉簪,泪水无声滑落。

那一夜,她在破庙中彻夜未眠,将母亲的手札逐字抄录。天明雨歇,她立于庙前石阶之上,面对众人,声音清冷而坚定:

“今日起,昭雪司不再只是追查旧案,更要直面当权者的谎言与遮蔽。我不再仅仅是沈茶,我是三百亡魂的代言人,是我母亲未竟之志的继承者。若有谁阻我前行,尽管放马过来??我沈茶,奉陪到底。”

消息传开,震动朝野。

金陵百姓闻讯纷纷涌至织造局旧址祭奠,焚香设坛,哭声震野。夏宸组织学子将三百女工姓名一一刻于石碑之上,立于江畔。金苗苗则挨家走访幸存亲属,记录口供,搜集物证。

十日后,沈茶在金陵府衙公开审案。她当庭出示证据,质问时任户部侍郎的原主审官:“你可知那三百具尸骨,至今未曾入土?你每饮一杯酒,可听得见她们在地下哭泣?”

那人面色惨白,辩称“奉命行事”。沈茶冷笑:“奉谁之命?先帝早已下诏宽减江南赋税,是你等勾结内廷太监,伪造圣旨,虚增课额!你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实则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满堂哗然。

最终,在万民见证之下,沈茶依《大胤律》判处此人革职查办,追缴赃款,责令其子孙三代为亡者守墓赎罪。判决宣读完毕,江边百姓齐声高呼“青天”二字,声震云霄。

与此同时,京城政局亦风云突变。

皇帝突然驾临朝会,当众宣读楚寒遗书全文,并厉声斥责弹劾昭雪司的官员:“尔等身居高位,不思为民解忧,反欲掩盖先人罪愆,打压直言之士,岂非愧对列祖列宗?!”

随后,皇帝下旨:

一、昭雪司升格为独立监察机构,直属御前,不受六部节制;

二、凡阻碍昭雪司办案者,无论品级高低,一律革职查办;

三、全国各州县设立分司,三年内完成所有积年冤案重审。

圣旨下达之日,举国震动。

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世家大族顿时偃旗息鼓,不敢再轻举妄动。民间则欢欣鼓舞,称之为“百年未有之清明政令”。

然而,真正的风暴并未结束。

数月后,昭雪司接到密报:西北边境有异动,一支神秘军队正秘密集结,打着“清肃奸佞、匡扶正统”的旗号,意图南下勤王。领军之人,竟是当年法莲残部余孽,联合几位失势藩王,妄图借“正义”之名掀起新一轮战乱。

白砚舟研判情报后断言:“他们想复制当年法莲的路径??先制造混乱,再以救世主姿态登场,夺取天下。”

沈茶冷笑:“可惜,这一次,我们不会再让他们得逞。”

她下令昭雪司暂停部分旧案审理,集中力量搜集叛军罪证,并通过宋佳的情报网散布真相:所谓“义军”,实则烧杀掳掠、强征民夫,所过之处十室九空。同时,她亲赴边关,说服驻防将领联合出击,在叛军渡河之际发动突袭,一举击溃其主力。

战后,她在阵前召见俘虏,问其中一名自称“为天下除害”的年轻士子:“你说你要铲除奸邪,那你告诉我,什么是邪?”

青年昂首答:“欺压百姓者为邪,篡改律法者为邪,以下犯上者为邪!”

沈茶点头:“很好。那你可知,你们一路南下,已屠村七座,掠粮万余石,强征壮丁三千余人?这些,是不是也在‘除邪’之列?”

青年哑口无言。

沈茶环视众俘,朗声道:“正义若不讲程序,便与暴政无异;复仇若不守底线,终将成为新的仇恨。你们打着正义的旗号作恶,比那些藏在暗处的贼寇更可怕!”

她最终下令释放所有被裹挟的平民,仅严惩主谋十余人。此举赢得边民广泛支持,也为昭雪司赢得了“执法公正”的美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