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毒妃她从地狱来 > 第1185章 如果雾能消失(第2页)

第1185章 如果雾能消失(第2页)

他痛哭失声,将残卷高举过顶:“此乃当年偷藏未毁之一册,今献于全忆库前,愿代先祖谢罪!”

话音落下,第一具铁尸缓缓抬起锈迹斑斑的手,竟主动推开沉重的铜门。

一声闷响,尘封百年的通道赫然洞开。

沈砚迈步上前,取出那枚六面刻字的水晶骰子,轻轻掷入门槛之内。骰子滚动三圈,最终停下,“**记**”字朝上。

“从今日起,”他朗声道,“这里不再是禁地,而是圣地。凡愿述真者,皆可入内;凡敢藏伪者,永不得踏进一步。”

学者们鱼贯而入,小心翼翼展开一卷卷尘封档案。有人读到某年饥荒实为赋税过重所致,而非天灾;有人发现某场“平叛”实为屠杀起义百姓三千余人,并谎报军功;更有密档记载,当今皇帝幼年曾亲眼目睹其父下令活埋一批知情文人,自此夜夜梦魇,终生不敢独处暗室。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人愤怒,有人羞愧,也有人冷笑:“翻这些旧账有何用?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可更多人开始行动。市井间悄然流传手抄本,孩童在学堂偷偷背诵被删改的课文,连酒肆说书人都换上了新段子??讲的是某个小吏如何因上报灾情反遭贬黜,最后投河自尽,临终前写下八个血字:**宁死不说谎,不负黎民心。**

而在北方边境,醒泉的异象仍未停止。

牧民发现,饮用泉水后不仅梦见前世罪孽,竟还能短暂“看见”他人隐藏的记忆。一名少年饮后,突然抱住父亲痛哭:“爹,我知道了……那年冬天,你杀了逃难的母子俩,因为官府悬赏捉拿‘流言传播者’。你一直说他们是冻死的,可你在梦里喊了十年‘对不起’……”

父亲当场瘫倒,次日便前往官府自首。

此类事件频发,边关狱中人满为患,官员束手无策。有人提议封泉,却被百姓拦住:“这是老天让我们认罪赎命的路,怎能堵?”

更奇异的是,那些银瞳幼畜长大后,竟能感知人心善恶。牧人驱赶羊群时,若有欺压弱小者靠近,羊群便会集体避让,唯有诚实之人可安然通过。渐渐地,连最顽固的部落也开始推选“良心长老”,专司调解纠纷、审查言行。

这股浪潮,终究不可阻挡。

三个月后,冬至将至。

朝廷正式设立“记忆日”,全国休市一日,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白幡,学校组织学生诵读本地忆碑铭文。京城太庙外,皇帝亲自主持祭典,面对万千百姓,缓缓跪下。

他身后,立着一面巨大的铜镜,镜面镌刻四个大字:**以史为鉴**。

“朕即位二十载,”他声音低沉,“以为治国之道,在于稳、在于控、在于令行禁止。却不知,真正的根基,从来不是权力,而是人心中的信。”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念出第一个名字:“林小禾。”

全场肃静。

“她不是逆贼,不是妖女,不是疯癫之人。”皇帝一字一顿,“她是这个国家最后一个不愿闭眼的人。她跳入回音井,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让死去的人,重新被人提起。”

风吹动他的龙袍,猎猎作响。

“今日,朕在此立誓:永不重建言论之禁,永不销毁任何史档,永不惩罚因说真话而获罪之人。若有违此誓,天地共戮,子孙不昌。”

说完,他将名单投入火盆。火焰腾起,映红半片天空。

而在极北之地,那一座深埋冰层的林小禾冰雕,竟在这一夜微微发光。

光芒并不强烈,却持续不断,如同呼吸。附近的游牧人说,每逢月圆之夜,都能听见笛声自地下传来,曲调哀而不伤,似在安抚亡灵,又似在唤醒生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