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不曾归来,但他从未离开。
>他的剑沉入海底,只为等待一个平凡人说出不凡的真理。
>原来英雄的终点,并非凯旋,而是放下。”
写完,他将纸投入篝火。火焰腾起,映红天际,仿佛一场无声的祭奠。
数月后,西域传来消息:无门之塔彻底消融于风雪之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开放的图书馆,由各国学者共建,收藏八千卷《守望录》副本,供天下人自由阅览。
同时,南方某山村,一位曾杀害传灯人的叛徒临终忏悔,捐出全部家产修建学堂,并亲笔写下:“我错了一生,唯愿后人不错。”
北方边境,昔日敌国王子主动遣使议和,送来国书,末尾附言:“吾父临终前读《守望志》,泪流满面,嘱我勿再兴兵。今愿化干戈为玉帛,共护苍生。”
林隐得知这些消息时,正坐在一棵老槐树下,教一群孩子写字。
他们写的第一句话是:“我想成为一个好人。”
他看着那一张张专注的小脸,忽然觉得,这一生跋涉千里,所求不过如此。
黄昏降临,晚霞如火。
童子再次出现,仍是赤足,仍是捧着野花。
“叔叔,你想听听从前的故事吗?”
林隐笑了,牵起他的手:“这次,换我来讲给你听。”
他开始讲述:
关于一个叫沈砚的将军,如何用生命换来和平;
关于一个叫陆昭的谋士,如何走进镜子,改写命运;
关于一个叫苏挽晴的女子,如何用一本书点亮千万人心灯;
也关于他自己,如何从追寻答案的人,变成了答案本身。
故事很长,讲到月亮升起,讲到群星闪烁,讲到孩子们一个个趴在草地上睡着。
唯有童子始终睁着眼睛,认真听着,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刻进灵魂深处。
讲完,林隐轻声问:“你还想听吗?”
童子摇头:“不用了。我已经记住。”
然后他抬起头,眼中流转着熟悉的光芒??那不是孩子的光,而是跨越百年的记忆之火。
“林隐。”他第一次叫出全名,“群识已圆满,守望已成习。你可以休息了。”
林隐望着他,许久,轻轻摇头:“守望者从不休息。我们只是换一种方式继续走下去。”
童子笑了,身影渐渐淡去,如同晨雾遇阳,最终消散在风中。
只剩那束野花静静躺在地上,花瓣泛着微光,久久不熄。
林隐拾起花,走向河边,将它放入流水。
花随波而去,一路漂向远方。
他知道,总有一天,会有另一个孩子捡起它,问出同样的问题:
“你想听听从前的故事吗?”
而那时,自会有人停下脚步,温柔回答:
“好,我来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