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七十六章(第2页)

第九百七十六章(第2页)

“没错。”胡澄坦然道,“未来的国家之争,不再是人口多寡、骑兵强弱,而是产能高低、技术优劣。谁掌握工业,谁就掌握命运。我胡澄不怕背骂名,不怕被说成‘奇技淫巧’之徒,只要能让大明走在时代的前面,哪怕千夫所指,也在所不惜。”

门外忽有脚步声,潘筠匆匆进来,脸色凝重:“不好了,疏要泄了。”

三人俱是一惊。

“谁传出去的?”陈循霍然起身。

“不知道。”潘筠喘息道,“但今早朝会上,好几个勋贵联名上奏,说工部欲‘废农兴工’,动摇社稷根本,请求陛下收回成命。还有人说……说你胡尚书勾结西洋传教士,意图用邪术乱国。”

胡澄冷笑:“勾结西洋?我连澳门都没去过。”

“但这话传得很快。”潘筠低声道,“连宫里的太监都在议论,说工部要建‘鬼炉’,日夜炼铁,惊扰龙脉。更有甚者,说钢铁厂一开,百姓都要被炼成铁人,供皇帝驱使。”

陈循怒极反笑:“荒谬!简直是妖言惑众!”

“可民意就是这样被引导的。”胡澄却异常冷静,“他们不怕改革,怕的是改掉他们的利益。现在不过是放点风声吓唬我们,下一步,恐怕就要动手阻挠了。”

“怎么办?”潘筠焦急道,“若陛下动摇,一切前功尽弃。”

胡澄沉吟片刻,忽然问:“季言呢?他怎么说?”

“他在户部账房核对预算,没去早朝。”潘筠答。

胡澄点头:“好,那就让他继续算账。你们听令??即日起,工部所有工程图纸全部加密,仅限五品以上官员查阅;各厂选址暂时保密,对外宣称修建‘水利枢纽’;至于资金来源,立刻启动‘工产抵税’试点,先从京畿四县开始,招募五百工匠,先行建造水泥窑两座、砖厂一座。三个月内必须出成品。”

陈循皱眉:“这么急?”

“越快越好。”胡澄道,“我们要抢在反对派集结完毕之前,做出成绩。只要第一批水泥卖出,有了进项,就能说服更多商人加入。到时候,利益牵扯进去的人越多,就越没人敢轻易叫停。”

潘筠仍忧心忡忡:“可舆论怎么办?百姓若真信了‘鬼炉’之说,不肯来做工呢?”

胡澄淡淡道:“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

“怎么让?”

“开放参观。”胡澄微笑,“每月初一,允许百姓入厂观看生产过程。我会亲自讲解每一环节,告诉他们水泥是怎么烧的,砖是怎么压的,钢铁是怎么炼的。再请画师绘图张贴街头,配上通俗解说。我要让全京城都知道,这不是炼鬼,是造福。”

陈循忍不住赞叹:“你这一招,比弹压还高明。百姓亲眼所见,谣言自破。”

“不仅如此。”胡澄继续道,“我还准备了一份《工人章程》,规定每日工时不得超过八个时辰,伤病有医,死亡有恤,子女可入工部义学读书。每月底发放工钱,绝不拖欠。我要让世人知道,进工厂不是做奴役,而是体面谋生。”

潘筠动容:“若真能做到这般,恐怕连佃农都要抢着来。”

“这正是目的。”胡澄道,“当农民发现,进城做工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存钱娶妻、买房置地,谁还愿意一辈子跪着交租?地主们若不想田地荒芜,就只能主动减租,改善待遇。这不是暴力剥夺,而是市场选择。”

陈循长叹:“你这是用经济手段,完成政治变革啊。”

“政治从来离不开经济。”胡澄道,“就像人体,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光有骨头,没有血肉,就是具骷髅。我要让大明既有骨,也有肉,更有魂。”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小吏慌忙禀报:“胡大人!磁州那边来信,说地方乡绅联合阻工,砸了测量队的仪器,还打伤两名技术人员!”

厅内气氛骤然紧张。

陈循怒道:“这些人竟敢对抗朝廷旨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