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433章 给他就是了都给他了他就满意了(第2页)

第433章 给他就是了都给他了他就满意了(第2页)

三日后,皇宫震动。

内侍急报:梦监台虽毁,但九铃余烬仍在作祟。每逢子时,铃铛碎片便会自行震动,发出低频嗡鸣,导致宫中嫔妃、太监集体梦游,口中齐诵《阳谷冤录》第一章。更有宫女醒来发现自己用胭脂在寝殿地面写满了“林昭清白”四字。

皇帝震怒,下令彻查。然而御史台呈上的调查报告,竟在递交途中自动篡改??原本“逆贼林昭蛊惑民心”的结论,变成了“朝廷隐瞒阳谷冤案,致使忠良流亡”。

连蔡京余党也坐不住了。他们在密室焚香盟誓,欲启用最后手段:唤醒“心魔鼎”的本体意识,借其力量重塑现实秩序。

而这一切,都被泰山之巅那面古镜悄然映照。

风雪交加之夜,一位白发老者踏雪而来,正是当年梅岭之战幸存的书院山长。他颤抖的手抚过镜面,轻声道:“三十年前,我们埋下这面‘民望镜’,只为等一人归来。如今,你终于来了。”

镜中光影浮动,显现出林昭的身影,正在开封街头分发誊抄的《执剑录》。

“此子非圣,却行圣人之事。”老人泪下,“他不懂权术,不擅兵法,但他敢把笔当作刀,刺向这个时代的谎言心脏。”

与此同时,李师师在太行山深处苏醒。她躺在义军残部的石窟中,耳边回荡着战士们的低语:“我们还能打吗?”“朝廷有清心营,有识伪镜,我们拿什么斗?”

她缓缓抬起手,在岩壁上划出一道符文??正是鼎底所现的失传古字:“觉醒始于背叛”。

刹那间,洞外狂风大作,积雪崩落。一名老兵拾起半卷焦黑的《武经总要》,喃喃道:“当年岳元帅说过一句话……‘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方可太平’。”

另一人接道:“可现在呢?文官贪得无厌,武将只为升官。”

第三人猛然砸碎手中酒碗:“那我们就自己做个不怕死的武将!”

消息如野火燎原。短短五日,太行、嵩山、伏牛山等地的义军残部纷纷响应,组成“补天军”,口号只有一个:“还我执笔之权!”

而在开封,林昭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

一名自称曾任职梦监台的老宦官深夜来访,带来一份绝密档案:原来所谓“识伪镜”,并非西域奇技,而是以心魔鼎碎片为核心,结合活人脑髓炼制而成。每一面镜子,都囚禁着一名思想“危险”的学者魂魄,用他们的感知力甄别他人。

“我亲手杀了七个人。”老人跪地痛哭,“他们都是不肯删改史书的记述官……他们的脑子泡在药水里,每天还要被迫‘看’别人的梦!”

林昭沉默良久,终将老人扶起:“你来告密,不怕死么?”

“怕。”老人苦笑,“但我梦见了我的女儿。她在火中喊我:爹,你说过历史不能改写的……”

那一夜,林昭写下新的宣言:

>“他们用死人的眼睛监视活人,用焚书的火焰照亮黑夜。

>可他们忘了,真正的光,从来不在灯里,而在人心。

>今日起,我不再逃避‘逆贼’之名。

>若坚持真实便是叛逆,那我愿永世为逆!”

次日清晨,数十名青年学子身穿白衣,怀抱残卷,列队走向皇宫南门。他们没有武器,只每人手持一面铜镜,镜面朝外,映照朝阳。

守军喝令停下,为首学子昂首道:“吾等非为造反,仅为求证!请陛下出示废黜林昭之诏书原件,验其玺印、签署、流程是否合规!否则,请允许我们在宫门前诵读《执剑录》,以正视听!”

无人退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