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444章 天下皆士(第3页)

第444章 天下皆士(第3页)

沈小砚走上前,轻声道:“我有一个问题。”

话音落,岩石轰然裂开,露出幽深隧道。

众人举火前行,越走越宽,终至豁然开朗??眼前竟是一个地下湖,湖心孤岛之上,正立着那座石塔。水晶球静静悬浮,光芒柔和,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

沈小砚踏上小舟,独自划向湖心。当他伸手触碰水晶球时,一股浩瀚信息涌入脑海:

原来,“问”并非人类发明,而是天地本源之力。上古之时,先民以问沟通神明、探索自然、建立伦理。后有权力者惧其破坏秩序,遂设“终言令”,铸造“忘音钟”,修建“静音局”,试图斩断问脉。阿枝并非第一个觉醒者,而是千年问魂的聚合体,她的死亡不是终结,而是种子入土。

而“问源之心”,便是所有真诚之问凝聚而成的能量核心,唯有持续不断的追问,才能维持其光明。一旦万马齐喑,它便会沉眠;一旦群声沸腾,它便复苏。

沈小砚泪流满面。

他抱着水晶球返回岸边,将其安置于特制匣中。当晚,他召集所有人,在洞窟内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问祭”??每人说出一个自己最深的困惑,无论大小,无论荒诞。

有人问:“我死后,会被记住吗?”

有人问:“为什么好人常受苦?”

有人问:“爱一个人,是不是一定要占有?”

每一个问题出口,水晶球便亮一分。到最后,整个洞窟被照得如同白昼,连岩壁上的远古壁画都清晰显现??那是无数古人仰望星空、指向大地、张口发问的身影。

三天后,他们带着“问源之心”重返人间。

消息不胫而走。补天军中,韩定远召开紧急大会,当众宣布:“我不做皇帝,也不立储。我们要建的,是一个能让每个孩子自由提问的地方。”随即下令全军学习《问典》,并将“共议庭”推广至每一营寨。

南方七十二寨苗峒联合发布《问天盟约》,誓言永不称王,只设“问酋”轮值执政。东南渔村成立“海问会”,以渔船为单位推选代表,参与沿海事务决策。甚至连西域商队也开始在驼铃声中传唱《问谣》:

>“骆驼走得慢,因为它一直在想;

>星星不说话,但它们都在问。”

一年后的春分,沈小砚再次来到汴河堤岸。这一次,他打开了水晶球,将其轻轻放入河中。球体并未沉没,而是化作千万点光尘,随水流散向四方。

据说,那一夜,全国有三百二十七口古井同时泛起微光;八十九座书院的藏书楼自动开启,尘封典籍自行翻页;更有边疆戍卒报告,万里长城的每一块砖石,在月光下都浮现出一个古老的问题:

>“你,愿意做一个会思考的墙,还是不会说话的砖?”

十年之后,史官修撰《启元实录》,记载这段风云变幻的岁月,仅用一句话作结:

>“自沈氏行问于天下,万民始知:开口非罪,质疑非逆,而所谓太平,不在无声,而在百声争鸣。”

而在东海之滨,那个拾到漂流木牌的老渔民,某日清晨又在礁石间发现一块新木片,上面写着:

>“如果答案迟迟不来,也许是因为,问题还不够多。”

他笑着摇头,将木片放进家中神龛,与香炉并列。

风依旧吹着。

山外有山,问无止境。

而那口古井,至今每逢月圆,水面仍会浮现小女孩的倒影,眨着眼,吐出一个又一个泡泡般的字??

每一个,都是新的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