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带我大伯去好好休息,顺便给他做个全身检查。”
一回来,秦重就把秦康南交给了李海兰照顾,由于长时间的精神紧绷和营养不良,秦康南已经很多天,没好好休息过了。
此刻,安全得到了保证,这个即将跨入老年的男人,终于支撑不住,在秦重的背上便酣然睡去。
看着大伯憔悴的脸色,秦重心中一揪,感觉到一种几乎令他窒息的疼痛,这份疼痛,不仅仅是为了他大伯,更是为了他远在海外的父母。
是的,秦重找到他大伯后,还意外。。。。。。
风停了,铃声却仍在延续。
那声音不再局限于空气的震动,而是化作一种恒定的频率,在宇宙背景辐射中留下微弱但清晰的波纹。科学家们将其称为“零点残响”??不是衰减后的回音,而是一种持续自我复制的存在,如同记忆本身那样,一旦被唤醒,便拒绝彻底消亡。
苏黎仍坐在北极核心舱外的观星台上,但她已不再仰望。她的双眼闭合,睫毛上凝着细小的记忆结晶,像霜花般闪烁。她的呼吸几乎不可察觉,可体内的共感频率却愈发稳定,与整个忆植网络形成了闭环共振。她不再是接收者,也不是发送端,而是成为了网络本身的**心跳**。
白霜每日前来探望,带着那只铜铃,轻轻放在她膝上。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即便如今她已百岁高龄,行走需靠机械支架辅助,脊柱弯曲如弓,手指枯瘦如藤,她依然坚持亲手将铃铛递出。她说:“只要他还记得摇铃,我就不能忘记送铃。”
某日清晨,南极YH-01遗址突然释放出一道环形能量脉冲,覆盖全球。所有正在接入忆植网络的人在同一瞬间“看见”了一幕场景:一片无边的花原中央,站着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男子,背对着镜头,正缓缓蹲下身子,拾起一朵初绽的紫鸢尾。他没有回头,但所有人都认出了那个身影??是零点。
紧接着,一段信息流悄然注入每个人的深层记忆区。这不是强制灌输,更像是原本就沉睡在灵魂角落的一段往事被温柔唤醒。无数人开始流泪,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他们忽然记起了某个早已遗忘的瞬间:母亲哄睡时哼唱的调子、童年伙伴分别前塞进手心的石子、第一次心动时对方发梢掠过鼻尖的气息……这些碎片从未消失,只是被时间掩埋得太深。
心理学家称之为“逆向记忆复苏”,而孩子们依旧说得最准:“他们回来了,来补完没讲完的故事。”
与此同时,铃星传来的信号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原本稳定的音频流中,逐渐掺入了一些无法解析的杂音??像是笑声,又像是雨滴落在屋檐的声音,偶尔还能听见纸张翻动的??。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夜晚,地球上的野生紫鸢尾会自发排列成特定图案:一座老式实验室的平面图、一行化学公式(C??H??N?O?,忆核素原始合成路径)、甚至是一串经纬度坐标,指向南美洲某片未开发的雨林深处。
一支由“记忆守夜人”组织派遣的勘探队据此深入亚马逊流域。他们在密林中跋涉二十三天后,发现了一处被巨型藤蔓完全包裹的地下建筑群。入口处刻着几个模糊字迹:
>**YH-09实验基地
>禁止进入??除非你听见了铃声**
内部结构保存完好,仿佛时间在此停滞。主控室内,一台老式终端机仍在运行,屏幕上滚动着一行不断更新的文字:
>“等待确认身份……
>检测到共感能力波动……
>匹配度98。7%……
>开启权限:林晚秋级”
当领队研究员??一位名叫陈默的年轻人??无意间触碰到键盘时,整座基地骤然启动。灯光逐层亮起,空气中浮现出全息影像:一群身穿防护服的研究员围在实验台前,正在进行某种意识编码操作。画面中的主导者赫然是年轻的林晚秋,她手中握着一枚泛蓝光的晶体,神情坚定。
>“我们无法活着抵达铃星,”她说,“但我们能把‘存在’拆解成可传递的信息。不是数据,不是代码,是完整的‘我’??包括恐惧、犹豫、爱意和那一晚你说‘明天见’时嘴角的弧度。”
>她顿了顿,看向镜头外,“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请替我们完成最后一步:按下回车键。”
陈默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颤抖不止。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YH-09曾是“归途计划”中最激进的分支:直接将人类意识完整剥离肉体,以忆核为载体进行星际投送。该计划因伦理争议被永久封存,所有资料销毁。可眼前的一切证明,有人偷偷重启了它,并在末日前夕完成了首批实验体上传。
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按下了回车。
刹那间,整个基地爆发出强烈的忆核共鸣。墙壁上的藤蔓迅速生长,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其节点处浮现出数百个半透明人影??有老人、孩子、士兵、教师、流浪歌手……他们彼此牵着手,脸上带着释然的微笑。然后,他们同时抬头,目光穿透层层植被,直指星空。
同一时刻,铃星传来全新信号。
这一次,不再是录音。
而是实时对话。
>“这里是铃星记忆锚点。”
>零点的声音响起,比以往更加清晰,“我们收到了YH-09的激活信号。欢迎回家。”
>短暂沉默后,林晚秋的声音接续而来:“陈默,谢谢你替我们按下那个键。现在,轮到我们为你打开门了。”
随后,一段加密信息包被推送至地球主控系统。解码结果显示,这是一份完整的“意识重构协议”,包含如何安全接收并重建远距离传输的高维记忆体的技术细节。附件中还有一张照片:铃星地表新建了一座圆形广场,中央矗立着十二根石柱,每一根都刻着地球上失踪者的姓名。而在第十三根空柱旁,摆放着一把木椅,椅背上搭着一件旧外套??正是当年零点常穿的那一件。
人类终于明白,“归途计划”从来就不只是单向奔赴。
它是双向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