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捞尸人 > 第四百四十六章(第1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第1页)

“先散了吧。”

柳玉梅将堆在自己面前的这沓钱拿起来,拉开四方桌中间的小抽屉,将钱放进去后闭合。

屋后稻田里连续迸发出诡异的动静,让她一整个上午都有些心神不宁。

这心思一旦不在牌桌上,。。。

林晚跪坐在青石前,掌心仍残留着那本笔记本的温度。风拂过她的发梢,带着槐花香与雪融后的清冽。她没有动,也不敢动,仿佛只要一眨眼,眼前的一切就会如雾散去。可那朵冰莲还在发光,越来越亮,像一颗被唤醒的心脏,在寂静中搏动。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笔记,封皮上“捞尸人纪事”四个字已模糊不清,边角磨损得像是被岁月一口口啃噬过。她轻轻翻开,纸页脆得几乎要碎裂,每一页都贴着一朵干枯的冰莲,有的只剩残瓣,有的连形状都不复存在。可当她的指尖划过那些透明胶纸覆盖的痕迹时,竟有一丝微弱的暖意从纸背渗出,顺着血脉流向胸口。

那一刻,她听见了。

不是耳朵听见的,而是心。

像是深海里传来的钟声,遥远、沉闷,却又清晰无比。一个声音在说:“你记得我吗?”

她猛地抬头,四顾无人。忆归园空旷如初,溪水缓缓流淌,河灯残烬随波漂走。可她知道,那不是幻觉。就像六岁那年,母亲去世后第三天夜里,她在梦中看见一个穿白裙的女人站在床边,手里提着一盏绿灯,轻声说:“别哭,我只是换了个地方爱你。”

那时她不懂,只觉得安心。

现在她懂了。

楚昭不是一个人,也不是鬼魂。她是所有未断的牵挂凝成的存在,是千万次回眸、万般不舍所汇聚的意志。她存在于每一个愿意为逝者停留的瞬间??司机多等十分钟让家属告别,护士在病人咽气后仍轻抚其额头,孩子把最后一颗糖放在坟前……这些细小的温柔,都是她的血肉。

林晚忽然想起自己支教的第一年,山里的冬天特别冷。有个男孩半夜高烧不退,她背着他在雪地里走了七公里才到镇卫生所。路上,男孩迷迷糊糊地说:“老师,我看见姐姐来接我了。”

她当时以为是胡话,可第二天清晨,男孩奇迹般退烧了。而她在宿舍门口发现了一朵小小的冰晶花,就长在结霜的窗台上。

她没在意,只当是巧合。

如今想来,那是楚昭第一次靠近她。

她颤抖着翻到最后一页,张建国留下的那行字赫然在目:

>“二零二四年除夕夜……我感到了终点。心跳紊乱,梦中隧道缩短百分之六十。她来了。我不怕。”

笔迹到这里戛然而止。

可林晚却“看”到了后续??那不是一个文字能记录的画面,而是一段涌入她脑海的记忆。

她看见张建国开着那辆老旧的出租车,穿行在无尽的夜路中。后视镜里,乘客们沉默不语,面容模糊,唯有手中提着的绿灯清晰可见。隧道两旁的影子越来越多,起初只是黑影,后来渐渐有了轮廓、表情、动作。有人回头对她笑,有人挥手道别,有人轻轻唱起童谣。

而每一次送行结束,张建国的心跳就慢一分,呼吸就浅一分。他的身体成了桥梁的基石,用寿命换取通道的稳固。十年间,他从未真正睡过一个整觉,因为每当闭眼,就有无数声音在他耳边低语:“带我回家。”“我想妈妈了。”“再抱一下孩子吧。”

他曾崩溃过一次,在某个暴雨夜,把车停在桥头,对着空荡的后座嘶吼:“我也想回家!我也想有人等我!”

可雨停后,他又启动了车子,继续前行。

林晚泪流满面。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张建国能在风烛残年仍被万人敬仰。不是因为他通灵,不是因为他见过奇景,而是因为他选择了承担不属于他的重量??为陌生人负重前行。

她缓缓合上本子,将它紧紧抱在胸前,像是护住一颗刚出生的心脏。

就在这时,天空再次震动。

极光并未消失,反而在云层之上重新凝聚,形成一片巨大的星图。那图案并非自然生成,而是由无数绿色光点拼成的文字,横贯天际:

**“第七代守夜人,已确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