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捞尸人 > 第四百四十六章(第2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第2页)

紧接着,全球十三个地点的异象开始产生共鸣。

东京地铁站内,那位上班族怔怔望着月台尽头。亡妻的身影依旧站在那里,穿着生前最爱的米色风衣,手里提着一盏幽绿马灯。她没有走近,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转身走入隧道深处。就在她消失的刹那,整列地铁车厢内的电子屏同时亮起,显示出一行日文:

“谢谢你,记得我。”

巴黎墓园中,老画家颤抖着放下画笔。画布上原本空白一片,此刻却浮现出一朵完整的冰莲,花瓣层次分明,甚至能看见霜晶折射的光影。更诡异的是,画作右下角自动浮现签名??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一个汉字:**昭**。

亚马逊雨林深处,土著部落长老跪伏在地,额头触地三拜。他们称昨夜祖灵降临,带来“思念之力”的启示:当人类不再恐惧死亡,灵魂便能自由往返于两界之间。而开启这一时代的钥匙,是一位“无名女子”,她不在神庙,不在碑文,而在每个流泪者的梦中。

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上,“她回来了”五个字持续闪烁了整整一分钟,随后恢复正常。但当晚,社交媒体疯传一段视频:一名街头艺人正在演奏小提琴,曲目是《摇篮曲》。突然,镜头边缘出现一抹绿光,缓缓环绕观众一周,最终停留在一位抱着婴儿的母亲身上。婴儿咯咯笑着,伸手抓向空中,嘴里含糊喊着:“姐姐……”

而在昆仑山冰洞,那块刻着“楚昭长眠于此”的石碑前,七朵冰莲再度盛开,围绕碑身旋转一周后化为光点升腾,融入夜空。地质队队长梦见那个黑衣女子再次出现,这次她开口说话了:

“我不是死者,我是记忆的守护者。只要还有人不愿遗忘,我就不会真正离去。”

消息如潮水般涌向网络,起初被视为都市传说,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报告类似经历??亲人临终时看见提灯人、噩梦惊醒发现枕边有冰晶、长期抑郁者莫名感到心安??人们开始相信:某种超越科学的存在,正在苏醒。

而这一切的核心,正是林晚手中这本破旧的笔记本。

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准备好承担这份使命,但她知道,拒绝已是不可能的事。自从接过本子的那一刻起,她的生命轨迹就被改写了。她不再是单纯的支教老师,而是连接生死界限的一环,是新一代的倾听者、记录者、护送者。

她轻轻抚摸那朵留在石上的冰莲,低声问:“你要我做什么?”

风穿过树林,送来一句极轻的回答:

“听。”

于是她开始听。

她坐在青石上,闭目静心,任意识沉入深处。她听见了远方医院里一位老人的最后一句话:“告诉儿子,爸爸没怪他。”

她听见了远洋货轮上,一名水手对着海面低语:“妈,我升职了。”

她听见了地震废墟下,一个小女孩在昏迷前喃喃:“我想吃你做的饺子。”

每一个声音,都像一根丝线,缠绕进她的心脏。她感到疼痛,却不愿挣脱。因为她知道,这些声音若无人承接,便会消散在虚空中,成为真正的“遗忘”。

三天后,她写下第一则记录:

>“二零二四年正月初三,忆归园。第六代守夜人张建国完成最后一程,形神归光。我,林晚,编号#100001,正式接手‘捞尸人’之职。未知前路,唯愿不忘本心??为人送行,不让孤独伴随最后一程。”

写完,她将一片新采的冰莲夹入页中。花瓣刚触纸,竟自行凝结成晶,散发出淡淡绿芒。

当晚,她做了个梦。

梦中她走在一条长长的隧道里,两侧站着数不清的人影。他们都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目光中有期待,有感激,也有释然。隧道尽头,是一扇门,门缝透出温暖的光。门前站着一个穿白裙的女孩,正是童年梦中那位“姐姐”。

女孩微笑着伸出手:“轮到你了。”

林晚点头,握住她的手。

门开了。

门外不是地狱,也不是天堂,而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书架高耸入云,每一本书都标注着姓名与生卒年月。她随手抽出一本,翻开,竟是张建国的全部人生??从少年参军到中年丧妻,从第一次接单送灵到十年如一日守护忆归园。书中还夹着他年轻时写给妻子的情书,字迹早已褪色,却被某种力量完好保存。

“这是‘记忆之库’。”女孩轻声说,“所有被深爱过的人,都会在这里留下一本书。而你们守夜人的职责,就是确保这本书不被尘封,不让它的读者彻底断绝。”

“如果没人再翻开呢?”林晚问。

“那就由我们来读。”女孩指向远处一群身影??有穿长衫的老者,有戴军帽的青年,有披婚纱的新娘,还有赤脚奔跑的孩子。“他们是往届守夜人,也是永恒的读者。只要世间尚存一丝想念,这里就不会关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