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影视编辑器 > 第159章 院试(第4页)

第159章 院试(第4页)

轮到苏宁受检时,衙役捏碎了他的炊饼,敲打砚台听声,连发的布带都要展开细看。

当苏宁终于踏进“龙门”,身后却传来哭喊:“我儿的墨锭被掰断了!”

考棚低矮逼仄,昨夜雨水在青砖上积出片片水洼。

苏宁刚研好墨,就听云板三响,题牌高悬: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满场响起抽气声??这出自《论语?颜渊》的截搭题,既要谈民生经济,又要喻君臣之道。

隔壁号舍已传来啜泣,前排老童生颤抖着研墨,墨汁溅了满脸。

苏宁闭目凝神。

他想起父亲纳粮时佝偻的脊背,母亲深夜纺车的呜咽,更想起《明实录》里嘉靖朝太仓库年入二百万两,却要支应五百四十万两亏空的记载。

提笔蘸墨,破题如刀:“民犹水也,君犹舟也,水盈则舟浮,此圣王所以贵养民也………………”

他将数学思维化入文章,以“田赋、盐课、钞关”三柱作比,用桑弘羊之策论常平仓,借之法说漕运改革。

当别人还在堆砌“尧舜禹汤”时,他已在草稿上画出??曲线图。

第二场考经义时,骤雨突至。

雨水顺着棚顶漏洞淌下,苏宁急忙用身体护住试卷。

水珠还是在《礼记》题的“玉不琢”三字上晕开墨团。

巡场学政恰好走到舍前,见状不由得皱眉。

苏宁不慌不忙,在旁批注:“璞玉蒙尘犹不改其质,正如君子遭厄不失其节。”

随即另起炉灶,将《学记》《乐记》贯通论述,倒比原文更见格局。

那学政驻足良久,临走时竟示意胥役送来块毛毡。

后方考生艳羡的低语中,苏宁看见学政官袍下摆打着补丁,心中豁然,这或许是个心怀民生的清官。

半月后放榜,苏家坞的桃花已绽出红萼。

报子冲进村口时,周氏正在井边打衣裳,木槌“扑通”掉进井里。

“捷报!贵府苏老爷讳宁高中莱州府院试第七名!”

鞭炮炸响的硝烟中,苏宁看见父亲第一次在人前落泪。

里长抬来“秀才及第”的匾额,母亲翻出陪嫁的红绸裹在门楣上。

当苏守拙颤抖着要给报子封赏时,那汉子却摆手:“府尊大人免了所有新科秀才的赏钱!”

黄昏时分,苏宁独自走到村学。

先生将戒尺供在孔子像前,哑声道:“明日开始,老朽教不了你了。”

见他困惑,又笑,“府学发了文书,要你十日内去青州书院进学。

月光漫过砚台,苏宁摩挲着院试时用的那支笔。

他想起考场里那个清瘦少年,想起学政官袍上的补丁,更想起《大明律》里“秀才可以见官不跪”的条款。

春雷在远天滚动,十二岁的新科秀才望向京城的方向。

他知道,那只改变命运的手,已经推开了第一道门。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