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987我的年代 > 第706章(第2页)

第706章(第2页)

>5。推出“歌声漂流瓶”功能,用户可在平台上传语音,随机匹配一位山区孩子互致问候。

写完已是凌晨两点。她合上笔记本,准备熄灯,手机却突然震动。是小周发来的消息:“云南怒江那边联系上了。傈僳族村寨叫‘溜索坪’,全村37个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14岁,每天靠滑索过江上学。去年冬天,有个女孩因铁索结冰失手坠江……当地教育局希望我们尽快介入。”

林小满盯着屏幕,久久未动。

她知道,那条索道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命运的隐喻??一边是生,一边是死;一边是封闭,一边是可能。而她要做的,就是让这条索道,变成一座桥。

她回复:“告诉他们,我们两个月后到。先派勘察组明天出发,我要最详细的地形、气候、电力和通信数据。”

放下手机,她没有睡意。起身走到窗前,拉开窗帘,夜空如洗,北斗依旧。她默默数着七星,像小时候母亲教她的那样。**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连成的勺子,千百年来为迷途者指路。如今,她也成了别人眼中的星。

清晨六点,她敲响了吴月娘的家门。

老人正在院中喂鸡,见她来了,笑着迎进屋。“这么早,可是有心事?”

“我想请您帮个忙。”林小满坐下,语气诚恳,“我要去怒江建下一个‘渡舟屋’,那里也有孩子在等光。但我担心,一旦我离开,这里的项目会慢下来。”

吴月娘舀了碗米酒递给她:“你怕什么?怕孩子们忘了你?”

“怕他们失去动力。”

老人笑了,眼角皱纹舒展:“林老师,你知道我们侗家人为什么能唱大歌六百年不断吗?”

林小满摇头。

“因为我们相信,**歌声不在一个人的喉咙里,而在一群人的呼吸之间**。你播下的种子,早已扎了根。你走,是为了让更多种子发芽。”

林小满怔住,随即泪盈于睫。

三天后,联合国发来正式函件:鉴于“渡舟屋”项目在全球教育公平领域的创新实践,拟授予“赤脚教授奖”(BarefootEducatorAward),并邀请林小满作为代表出席明年三月在日内瓦举行的颁奖典礼。

消息传回地坪乡,全村沸腾。孩子们围着林小满跳起了侗族踩堂舞,吴月娘甚至组织歌师连夜编了一首新曲??《星光渡者》,歌词写道:“她从远方来,提灯穿雾,踏碎寒夜;她向更远去,不问归途,只留歌路。”

林小满听罢,只是轻轻抱住阿?,说:“真正的奖,是你今天敢站上讲台,大声说出‘我想当老师’。”

十月中旬,秋意渐浓。新一批物资运抵地坪乡,包括五十台儿童平板、二十套VR头显、一台专业级录音棚设备。更令人惊喜的是,一辆印着“流动图书车”字样的白色大巴缓缓驶入寨子??这是全国妇联联合多家出版社发起的“家庭阅读灯计划”首批试点车辆,将定期巡回偏远村寨,为家庭提供借阅服务。

村长带着村民列队迎接,像迎接亲人归来。林小满站在车旁,看着孩子们扑向书架,争抢绘本的模样,忽然觉得,这些年所有的奔波、暴雨、质疑、疲惫,都值了。

当晚,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他们说我点亮了灯。

>

>可我知道,是他们让我看见了光。

>

>那些沉默的眼神,颤抖的声音,笨拙却执着的笔画,都是光。

>

>我不过是个渡者,撑一叶小舟,载着这点微光,划过时代的河流。

>

>若有一天,我不再年轻,舟亦老旧,

>

>只愿后来人继续划桨,

>

>让这光,永不熄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