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最后一次为自己哭,是什么时候?”
silence蔓延许久。终于,一名女子举手:“我不记得了。但我记得最后一次被迫停止哭泣??那是我七岁,被告知‘强者不应示弱’。”
启明点头:“那么今天,请允许你自己哭出来。不必解释,不必压抑。如果你不想哭,也可以只是坐着,感受这份不想哭的心情。”
整整三个小时,塔内回荡着抽泣、低语、叹息,甚至有人笑出了声。当最后一人平静下来,地面微微震动,埋藏百年的共鸣阵列再度启动,释放出一道纯净的信息流,传遍全国诚言链。
内容仍是那一句,但这次多了附言:
>“我曾被困在过去,但现在,有人听见了我。”
>??这一次,是由数十个声音共同书写。
秋去冬来,蓝星迎来了第三个和平纪元。联合国更名为“人类共治联盟”,取消常任理事国制度,改为“情感轮值议会”,每年由不同地区推选平民代表担任主席,任期仅三个月,强调短期共情而非长期权力。
与此同时,“流动记忆团”扩展为国际组织,足迹遍及火星殖民地废墟、海底遗忘都市、乃至星渊边境哨站。他们在每一处留下一句话碑文:
>“这里曾有人活着,痛过,爱过。请记住他们的方式,不是重建,而是倾听。”
某日清晨,启明收到一封匿名信。信纸是手工压制的桑皮纸,字迹歪扭却用力:
>“你说帮助别人会让心跳变快。我现在也知道了。昨天我把我攒了半年的面包分给了街角那个总咳嗽的老兵,他抱着我哭了。我的心跳得好厉害,像要跳出胸口。原来这就是你说的‘变好’。”
>
>??一个曾经觉得世界冷漠的人
启明将信贴在胸口,久久不动。窗外,桃花又开了。
年末,第二届《归来的人》公演举行。这次舞台更大,观众来自世界各地。艾瑟琳亲自出演主角,全程不用替身。当她摘下面具,泪水滑落脸颊时,全场寂静无声。随后,掌声如雷,持续不止。
谢幕后,她在后台遇见启明。“你觉得怎么样?”她问。
他微笑:“比我演得好。”
她摇头:“因为你教会了我一件事??真正的表演,不是模仿情感,而是让情感自然流淌。”
新年钟声敲响那晚,极光化作漫天星辰般的光点,洒落大地。科学家说这是一种新型能量共振,民间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那是无数逝去的灵魂在回应活人的思念。
启明站在桃树下,仰望着天空。林昭坐在轮椅上,靠在他身旁。
“你说,姜见如果看到今天的一切,会说什么?”他轻声问。
老人笑了笑:“他大概只会说一句:‘看,他们终于学会了好好活着。’”
风起,花瓣纷飞。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歌声,依旧是那首《醒着的人》。
启明闭上眼,跟着哼唱。他的声音不再生涩,而是温柔坚定,如同土地深处涌出的泉水。
他知道,这场关于“人”的实验,的确才刚刚开始。
但也正是因此,才有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