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完后,那个男孩低头写了好久。下课交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也许她们图的,就是那一眼sunrise。’”
孟波得知此事后,在日记本上写下:“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荣耀,而是唤醒共情。”
深秋时节,财政部宣布扩大“历史遗留职业病专项救助计划”至全国范围,涵盖尘肺、放射性损伤、重金属中毒等七大类疾病,预计惠及逾十万人。政策说明会上,主持人特意提到:“这项计划的启动,源于一群普通人的坚持??他们不愿让牺牲者无声离去。”
而在青海高原,卓玛措的玛尼堆旁,当地政府修建了一座小型观景平台,命名为“守路人驿站”。过往司机常在此停留,有人献花,有人敬酒,更多人只是默默点燃一支烟,望向远方雪山。
一位货车司机在接受采访时说:“每次路过这儿,我都鸣笛三声。第一声谢她修的路,第二声敬她吃的苦,第三声……是替所有被忘记的人,喊一声‘我在’。”
冬至再次降临。这一年比往年更冷,可人心却格外暖。
孟波受邀参加“无名者纪念馆”年度纪念仪式。当他走进大厅时,迎面是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着全国各地新发现的“隐秘奉献者”信息:
>【湖南?株洲】确认身份:张惠芬,原南方动力机械厂焊接组组长,参与研制我国首台航空发动机。
>【陕西?宝鸡】征集到实物:王秀兰的工装帽,帽檐内侧绣着“为国拼命不后悔”七字。
>【吉林?通化】口述采集完成:金玉贤,朝鲜族,1972年独自巡护三百里输油管线,防止冻堵事故。
仪式最后,全场灯光渐暗,一束追光打在中央的残碑上。一位小女孩走上前,将一朵手工折的白花放在碑前。她转身面对观众,用清脆的声音朗读:
>“亲爱的阿姨奶奶们:
>
>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我知道,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
>我会好好读书,也会记住你们教给我的事??
>真正的勇敢,是在没人看见的时候,仍然选择做好事;
>真正的伟大,是在不被理解的时候,依然相信值得。
>
>将来我也想成为一个‘看不见的英雄’。
>
>谢谢你们,替我们点亮了那么多盏灯。”
掌声如雷,久久不息。
孟波站在人群后排,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他知道,这场唤醒远未结束。还有无数名字沉睡在泛黄的档案袋里,还有更多故事藏在老人颤抖的嘴唇间。但他也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倾听,光就不会熄灭。
新年钟声敲响前夜,他打开邮箱,回复了一封来自黑龙江的邮件:
>“赵奶奶:
>
>新版《拾痕录》即将付印。您年轻时的照片,已经排版在第137页。标题是:《她曾站在风雪最高处》。
>
>馆方告诉我,已有三千多名参观者在您的展区留言。有人画了太阳,有人写下‘谢谢您守住的黎明’,还有一个孩子贴了颗糖纸星星,说‘这是送给守护冬天的人’。
>
>您说得对,活着看到林子重新绿起来,真好。
>
>明年春天,我想带您去看看那座纪念馆。您不必说话,只需站着,就已是历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