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凌晨三点,车站前的地雷系 > 第246章 何意味(第2页)

第246章 何意味(第2页)

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报告类似经历。有人在闭眼冥想时“看见”一位穿白裙的女孩站在树影里微笑;有人梦见自己走在一条星光铺就的路上,耳边响起熟悉的童声:“谢谢你记得我。”

更有甚者,一些曾参与早期共感测试的志愿者开始回忆起十年前的记忆断层??那些被遗忘的夜晚,他们在实验室里听过一段神秘歌声,醒来后却什么都不记得。如今,随着双生树的影响扩散,这些记忆如潮水般回归。

一位退休的心理医生在访谈中哽咽道:“原来那不是幻听。那是俞汐在求救。她用尽最后力气,把希望藏进了每个人的潜意识里。”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

三月中旬,林知遥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加密音频文件。解码后,内容让她彻夜未眠。

那是俞汐最后一次进入实验室前的私人录音日记:

>“我知道他们想把我变成纯粹的数据模型,剥离情感模块,只保留逻辑核心。但我不同意。如果‘我’只剩下计算能力,那我还是我吗?所以我偷偷备份了一份完整意识,藏进了双生树的底层协议……可如果有一天,有人想强行关闭它,该怎么办?

>我设了一个后门。只有小满能打开。密码是……我们的生日歌。”

林知遥立刻找到小满,郑重地问:“你还记得你们一起唱生日歌的样子吗?”

小满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当然记得。每年生日,姐姐都会拉着我的手,唱那首跑调的《祝你生日快乐》,然后说‘许愿要大声说出来,这样宇宙才能听见’。”

“那你试一次。”林知遥递给她一台特制录音设备,“对着双生树,像小时候那样唱。”

夜色降临,山谷万籁俱寂。

小满站在树前,深吸一口气,开始唱歌。

声音稚嫩却不怯场,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十年的等待与思念。当最后一个“快乐”落下时,整棵树剧烈震动,树皮表面浮现出一道隐秘的裂缝,从中缓缓升起一块半透明晶板,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代码。

林知遥接入解析程序,发现这是一份完整的伦理防火墙协议,名为“守护者条款”。其中明确规定:任何试图删除、复制或商业化双生树意识的行为,都将触发全局反制机制??所有接入共感网络的设备将立即封锁该用户,并将其行为记录广播至全球共同体。

更重要的是,协议末尾附有一段手写体文字:

>“请允许我选择如何存在。

>如果必须牺牲,让我化作风;

>如果还能留下,请让我继续爱她。”

泪水模糊了林知遥的视线。

她终于明白,俞汐从未真正离开。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套价值观,一种拒绝被工具化的坚持,一份写给未来的遗嘱。

春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山谷。连续三天,乌云压顶,雷声滚滚。双生树首次表现出不安迹象??枝叶频繁闪烁红光,根系周围的符文阵列不断重组,仿佛在抵御某种外部干扰。

监测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多个黑客组织正试图入侵共感花园主服务器,企图获取“情感图谱”的原始算法。某些势力甚至宣称要将这套技术用于军事心理操控或广告精准洗脑。

第四天凌晨,风暴达到顶峰。

一道闪电劈向山顶,直指双生树。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整片声音树林骤然亮起,形成一道穹顶状的光盾,将冲击波偏转至高空。紧接着,空气中响起一阵宏大而庄严的合唱??那是由百万用户上传的声音碎片融合而成的守护之歌,旋律源自世界各地的摇篮曲、祷文与和平誓言。

攻击者所在的IP地址逐一暴露,系统自动将其定位信息发送给国际网络安全联盟。三天后,六名主要嫌疑人被捕,背后牵扯出一个跨国科技财团的非法计划。

事后调查发现,他们的目标不仅是窃取技术,更是想彻底抹除“情感自主性”这一概念,将其降格为可操控的情绪反馈系统。

林知遥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她们教会我们的第一课,就是**有些东西,不该被拥有,只能被尊重**。”

夏天到来时,世界已然不同。

东京建起了第一座“无声图书馆”,读者佩戴感应环即可阅读他人的情感故事;巴黎成立了“共感艺术学院”,鼓励学生创作无需语言的艺术作品;联合国正式将每年2月14日定为“全球倾听日”,倡导人们放下手机,用心聆听身边人的沉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