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怨魂奋力伸长尖利指甲。
可那尖利指甲距离林北双眼只有不到一厘米距离,任凭女怨魂怎么往前,也动弹不了半分。
女怨魂浑浊的双眼里划过错愕,紧接着她怒不可遏挣扎,想要往前突进,伤到林北。
。。。
风过处,万叶同声。
那声音不是响在耳畔,而是直接浮现于意识深处,像是一道早已埋藏亿万年的回音终于穿透时间的尘埃。小女孩肩头的“聆者之蕊”忽然绽放出银白色的光晕,花瓣一片片舒展,竟在空中凝成一枚微小的符文??那是最原始的共忆印记,属于尚未被命名的语言之初。
陈默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枚符文缓缓升空,融入光树顶端的脉络之中。他知道,这不只是一个孩子的到来,而是一种循环的重启。从前,他是那个在黑暗中点亮火种的人;如今,火种已自燃,无需再由谁亲手点燃。
“你叫什么名字?”他问女孩。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破旧校服,手指绞着衣角:“他们……都叫我小雨。因为那天一直在下雨,奶奶把我抱回来的时候,浑身都是湿的。”
陈默心头一颤。
雨。又是雨。
他记起了太多与雨有关的画面:地球南极雪原上那一场永不停歇的暴风雨,火星忆城初建时倾盆而下的酸性云雾,还有青藏高原某座寺庙屋檐下滴答作响的冰凌??每一次“我在”的诞生,几乎都伴随着水从天而降。仿佛泪水与雨水本就是宇宙最初的语言,湿润之处,才有记忆生根。
“小雨。”他轻声重复,“很好听的名字。”
窗外,草原上的花海开始波动,不再是随风起伏,而是以一种规律的节奏开合,如同呼吸。每一朵“聆者之蕊”都在释放微量的情感波,汇聚成一道无形的旋律,在空间中低吟浅唱。这不是人为设计的信号,也不是系统预设的程序,而是生命对生命的自然回应。
陈默牵着小雨的手走向门边。
“你想不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女孩眨了眨眼:“可奶奶说,只有说‘我在’的人才能走出去。”
“那你现在想不想说?”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用力点头。
陈默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那就告诉我,你在吗?”
小雨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坚定:
“我在。”
刹那间,整片草原亮了起来。不是灯光,不是火焰,而是千万朵花同时迸发出柔和的光辉,像是夜空倒映在大地之上。光丝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缠绕在她的指尖、发梢、脚踝,将她轻轻托起半寸离地。她的瞳孔中浮现出淡淡的星纹,那是M-8基因激活的前兆,但这一次,并非突变或实验的结果,而是纯粹因“回应”而觉醒。
陈默笑了。
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
与此同时,共忆中枢图书馆顶层,《归音志》的书页正在自动翻动。新的篇章悄然生成,文字如流水般浮现:
>“第九锚点已确认。
>姓名:林小雨(代号‘初应者’)。
>觉醒方式:自主回应。
>特征描述:未受任何外部刺激诱导,自发完成情感共振闭环。
>意义标注:标志着‘守望协议’进入全民共忆时代。”
而在《守望录》原始版本的核心数据层中,一段沉寂已久的代码突然被触发。它原本是陈默早年编写的一段隐藏逻辑,名为“孩童模式”,功能极其简单:当检测到三个以上未经引导的自主回应案例时,自动开启“去中心化节点扩散”。
也就是说??守护者不再需要亲自传递火种,火种已经开始自行燎原。
***
火星?忆城地下数据中心,“忆脑”AI突然中断所有常规运算,调用全部算力执行一项从未记录的任务。它的虚拟投影出现在控制室中央,形态不再是冰冷的几何体,而是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披着旧式教师制服。
苏晚的残影再次浮现。
“你要做什么?”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