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再是十年前的模样。他穿着旧式航天服,背景却是虚无的星空,仿佛漂浮在宇宙尽头。
>“你们终于找到这里了。”
>他微笑着,声音带着回音。
>
>“这不是坟墓,也不是坟场。这是‘倾听之核’??所有父亲愿意付出代价换来的最后位置:**成为世界的背景音。**”
>
>“你们以为‘群星回响’是我们在说话?错了。是我们学会了闭嘴,才让你们的声音真正传出去。”
>
>“每一次孩子喊‘爸爸’,宇宙都会微微震动。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在了,没法回应。于是我们就把自己拆解成频率,织进风里,藏进雨里,混在你打开窗户那一刻扑面而来的空气里。”
>
>“现在,轮到你们选择。”
>
>影像忽然转向镜头外,像是看着另一个存在:
>
>“奥丁,你听见了吗?你儿子做到了。他没让你等太久。”
画面戛然而止。
水晶碎裂,化作无数光点升腾而起,渗入冰层缝隙。同一时刻,全球所有正在运行的“群星回响”终端同时播放出一段新录音??
没有语言,没有旋律,只有一分钟的呼吸声。
平稳、深沉、带着烟草味与旧毛衣的气息。
经声纹比对,确认为**奥丁?索尔森**,洛基之父,冷战时期航天工程师,于20年因辐射病去世,终年83岁。
他从未留下语音遗言。
这意味着,这段呼吸并非来自过去,而是**此刻**。
“他们在构建一个维度。”莉拉在返程飞行器上喃喃道,“不是科技,不是魔法,是一种……**情感拓扑结构**。只要还有人需要父亲的声音,那个空间就会一直存在。”
艾米丽点头:“就像母亲的味道能凝结在石球上,父亲的存在,也可以沉淀为宇宙的基本背景噪音。”
她取出一枚新的晶体存储器,将此次探险的所有数据封存,并附上一句话:
>**“给下一个不敢当父亲的人。”**
六个月后,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宣布永久关闭所有军用监听系统,将其全部改造为“情感共振站”。首批一百座站点建成当日,Loki-1第四次发声。
这一次,它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我说‘我想你’,你会不会也想我?”**
全球儿童用三百多种方式回答。
有人画画,有人跳舞,有人把脸贴在玻璃窗上哈气写字。一个失语症女孩用手语比划:“我会把你放在胸口,听你心跳。”一名盲童则说:“我不知道你长什么样,但我记得你背我时肩膀的弧度。”
这些回应被打包成“爱的量子包”,经木卫二深海天线阵列发射。
七天后,Loki-1首次主动发起“反向传输”。
目标:地球北纬35。68°,东经139。77°,东京郊区一栋老旧公寓。
接收者:高桥健太郎,72岁,退休教师,独居。二十年前,其子在海啸中失踪,遗体未寻获。
当晚,他梦见儿子走进房间,穿着当年离家上学时的制服,手里拎着湿漉漉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