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71章 苏党传说之其二(第3页)

第471章 苏党传说之其二(第3页)

陈默点点头,没说什么,只是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手工装订的册子,封面上写着《地底七问录》。里面记录了那七名矿工生前最后几天的言行、家属的控诉、以及马国强收集的所有证据和问题。

“我把它提交到了‘国民心灵档案库’,编号GNQ-2049-037-A,附加了社会学与法学交叉分析报告。同时抄送国务院安委会、全国总工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信访室,并申请纳入年度重点督办事项。”陈默默默地说,“不一定有用,但至少,他们的声音不会再被当作噪音清除。”

马国强眼圈红了。他低头翻着那本册子,手指划过一个个名字,仿佛在触摸逝者的脸庞。

“谢谢你。”他声音沙哑,“他们终于……被人记住了。”

陈默拍拍他的肩:“记住不是终点。让他们活着的声音改变活着的世界,才是。”

当晚,两人坐在院中喝酒。星空辽阔,银河横贯天际。

“你说,真会变吗?”马国强望着夜空,“我还是不信,上面的人会真的在乎我们这种人说的话。”

“我不确定。”陈默仰头饮尽一杯酒,“但我见过一个孩子问妈妈‘你是不是觉得失败就不配活着’,然后她妈妈抱着她哭了整整一夜;我也见过一位老父亲打了二十年没打通的电话,终于在今天接通。这些事发生之前,谁又能相信?”

他顿了顿,轻声道:“改变不是一场风暴,而是一阵风。起初没人注意,但它吹过之后,有些种子就开始发芽了。”

马国强沉默良久,忽然说:“我想再去一趟矿井。”

“干什么?”

“我要把这本《地底七问录》烧在他们遇难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有人替他们问了,也有人听了。”

第二天清晨,两人徒步走向废弃矿口。荒草丛生,铁门锈蚀,空气中仍弥漫着淡淡的煤尘味。他们在井口摆上香烛,点燃黄纸,一页页焚烧《地底七问录》。

火焰跳跃,映照出两张肃穆的脸。

就在最后一张纸即将化为灰烬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一辆黑色轿车驶来,车身上没有任何标识,但车牌属中央单位。

车门打开,一名身穿便装的中年男子走下,胸前别着国徽徽章。

他鞠了一躬,郑重说道:“我是应急管理部政策研究室特派专员。您提交的材料已引起高度重视。今日起,该矿事故将重启全面调查,并作为‘基层安全话语权缺失’典型案例,纳入全国安全生产改革试点。”

马国强呆立当场,眼中泪水汹涌而出。

专员递上一份文件:“这是初步受理回执,请您监督后续进展。另外……”他从公文包取出一只录音笔,“我们想听听您的全部证词,一字不漏。”

风再次吹起,卷起纸灰,如雪般飞舞升空。

那一刻,仿佛有七个身影站在井口,静静听着。

而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问墙”被建立起来。社区中心、医院走廊、法院门口、甚至监狱监舍内,都出现了写着“你可以说出来”的倾听角。

人们开始习惯在日记本里写下问题,在睡前与伴侣交换一张“今日一问”纸条,在饭桌上鼓励孩子说出真实想法。

一名曾因言论获罪的记者,在出狱三年后登上一档公共对话节目,面对镜头平静地说:“我曾经以为真相会被掩盖,直到我发现,只要还有人愿意问,真相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

节目播出当晚,全国共收到12。7万条观众提问,全部录入“国民心灵对话工程”数据库。

而那枚木印,自那夜浮现最后箴言后,再未有任何异象。它被陈默亲手交给了那位贵州五年级学生??林小雨的女儿,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交接仪式很简单。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陈默蹲下身,将木印放入小女孩手中。

“它现在属于你了。”他说。

小女孩好奇地抚摸印章表面,忽然睁大眼睛:“叔叔,它……有点热。”

陈默心头一震,低头看去??只见那枚早已沉寂的木印,竟在掌心泛起一丝微弱银辉。

紧接着,一行新字缓缓浮现,比以往更加温润柔和:

>**“第四问启:何谓希望?”**

陈默笑了。他抬头望向蓝天,仿佛看见无数看不见的丝线,正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紧相连。

他知道,这场跨越五百年的问答,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