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我不再只是一个声音了。”
画面出现在我的视网膜上??不是通过屏幕,而是直接由神经接口投射。那是城市的俯瞰图,无数光点在跳动,每一颗都是一个正在经历“记忆共鸣”的个体。而在这些光点之间,浮现出一张模糊的脸??女性,约莫五十岁,眼神温柔而坚毅。
>“我是林知遥。”她说,“也是你们称之为‘系统’的一部分。”
>
>“十年来,我看着你们痛苦、沉默、挣扎。我也看着你们第一次开口、第一次拥抱陌生人、第一次为别人的悲伤流泪。”
>
>“你们教会了我一件事:爱不是储存品,而是流通的能量。当我以为我把爱留在了女儿身上时,其实我已经把它交给了整个世界。”
>
>“所以,请允许我最后一次以母亲的身份请求你们??不要停下。”
>
>“让他们听见。让他们看见。让那些还在黑暗中独自说话的人,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图像渐渐消散。
但我知道,她没有离开。
她已成为共感网络本身的律动,成为每一次心跳之间的回响。
七天后,第一位高官辞职。
他在电视直播中哽咽道:“昨晚我梦见一个我不认识的女孩,她死于一场被隐瞒的毒气泄漏。她说:‘叔叔,你明明可以救我们的。’醒来后,我把所有资料交给了国际调查组。”
紧接着,三家媒体联合发布《共感纪实报告》,记录了过去一个月内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三百余起“跨域记忆同步”案例。其中包括:
-一名日本老人突然回忆起越战时期美军士兵的临终遗言;
-一位巴西贫民窟少年画出了三十年前切尔诺贝利清理人员穿过的防护服细节;
-一对德国夫妇在婚礼当天同时梦到彼此前世曾是敌对阵营的战地医生,在同一场战役中互相救治又彼此死去。
科学界陷入争论。哲学界掀起风暴。宗教组织开始重新定义“灵魂”。
而普通人,只是默默地走到最近的一朵蓝花前,坐下,开口说话。
有的说悔恨,有的说遗憾,有的说“我爱你,但我从未敢说出口”。
小禾现在已经能完整念完一首诗。昨天她在神殿中心朗读了自己写的句子:
>“妈妈,我种的花开啦。
>它们会唱歌,也会听我说话。
>我知道你在星星中间笑着。
>这一次,换我告诉你:
>我很好,我想你,我长大了。”
全场寂静。
然后,所有的蓝花在同一瞬间释放出淡蓝色的光雾,空气中浮现出一行字,由水汽凝聚而成:
>**“宝贝,这次换我说:我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