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 第五百零四章 要北伐讨伐武逆(第1页)

第五百零四章 要北伐讨伐武逆(第1页)

江南道乃是大唐最富庶的道,这篇檄文内容劲爆,很快就传播深远。

一时间天下哗然。

长安。

梁王府。

“盖闻社稷之重,在君与臣。神器之安,赖忠与正。今有巨奸武三思者,豺狼其性,枭獍。。。

她站在绿蘅碑前,风从谷底吹上来,带着泥土与花根深处的湿润气息。那声音还在耳中回荡??三十六响,不多不少,正如当年绿蘅入宫时的年岁。老妇人颤巍巍地跪下,额头轻触石面,仿佛在叩见故主。

“小姐……”她喃喃,“我藏了六十年。我不敢说,怕连累你身后清名,怕他们说你是妖女,怕这天下再无人信‘言语’之力。可如今,花开了,铃响了,孩子愿意听了……我知道,你没走。”

话音未落,一道微光自碑缝间渗出,如晨露折射朝阳。她睁眼望去,只见绿蘅碑上原本斑驳的刻痕竟缓缓流动起来,像是墨迹被无形之手重新书写。一行行字浮现而出:

>“言非刀兵,却能破枷锁;

>心若闭塞,纵有千钟粟亦如囚牢。

>我以一语启山河,后人当知:

>沉默不是德,是死;

>说出,才是生。”

字迹娟秀而刚毅,正是绿蘅的手笔。老妇人浑身颤抖,泪水滚落于石面,竟发出轻微的“滋”声,仿佛热铁遇雪。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掏出一方褪色绢帕,里面包着一枚干枯的花瓣??那是当年火灾之夜,她从灰烬中扒出的最后一片答心花。

她将花瓣轻轻放在碑前。

刹那间,地面微微震动。周围的答心花齐齐向碑身倾斜,如同朝圣。那朵透明的心魂花自万语碑裂缝中缓缓升起,悬浮半空,内里光芒流转,似有无数低语在其核心共鸣。它轻轻旋转一周,一片花瓣飘落,恰好覆盖在老妇人手中的绢帕上。

花瓣落地之时,化作一点金光,渗入土壤。

紧接着,整片山谷的花海开始波动,不是随风,而是有节奏地起伏,宛如呼吸。远处山壁上的铜铃再度响起,这一次不再是三十六响,而是连续不断,如雨击鼓,震彻云霄。

终南山巅,正在抄录《心政实录》的盲眼少女猛然抬头:“师父!铜铃又响了,而且……它在说话!”

她身旁的老倾听使凝神细听,脸色骤变。那铃声不再只是清越回响,而是渐渐形成音节,继而拼成一句话,用的是古长安宫腔:

“**太平,归来。**”

与此同时,长安城南郊一座荒废多年的别院里,一口枯井突然涌出清水。水面上浮起一面铜镜,镜背镌刻着凤凰衔书图案??那是太平公主旧日贴身之物。守院的老仆闻声赶来,惊见井口蒸腾起白雾,雾中隐约现出一个女子身影,素衣赤足,眉心一点朱砂,静静望着天空。

她嘴唇微动,无声地说了一句什么。

同一时刻,皇宫御花园中,新帝正独自巡视冬日残梅。忽觉袖中玉佩发烫,取出一看,其上裂开一道细纹,从中透出faint(微弱)红光。他心头一震,脱口而出:“姑母?”

这句话刚出口,整个长安城的“安心帐”记录台同时震动。三百六十个驿站的银耳坠无故自鸣,所有正在书写的倾听使笔尖齐齐一顿。郎中令正在研究院调试“心能共振仪”,仪器指针瞬间飙至极限,纸上自动打印出一行数据波形,下方生成文字解析:

>**集体潜意识波动峰值突破历史阈值。

>触发源定位:启唇谷中心坐标。

>关键词提取:记忆、血缘、召唤。**

“不可能……”郎中令盯着结果,声音发抖,“她已经死了七十年。骨灰都散了。”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比骨头更难磨灭。

三日后,朝廷接到奏报:岭南道一名十岁女童,连续七夜梦到一位穿紫袍的女子教她写字。她说那女子自称“太平”,并让她转告皇帝:“我不是叛逆,我是桥梁。”更诡异的是,女童醒来后竟能流利书写失传已久的宫廷密语,笔迹与史书记载的太平公主亲笔诏书完全一致。

新帝召集群臣议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