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唐: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 第五百零四章 要北伐讨伐武逆(第3页)

第五百零四章 要北伐讨伐武逆(第3页)

小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亲赴启唇谷,举行建国以来最隆重的一次“静语祭”。全国同步暂停一切喧嚣,连战马卸铃,市集歇业,连婴儿啼哭都被母亲温柔捂住片刻。

那一刻,天地寂静。

然后,从东海之滨到西域戈壁,从南岭山村到北漠军营,亿万民众在同一时间闭目,心中默念那句从未说出口的话。

启唇谷中,心魂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如同太阳坠落人间。绿蘅碑前的铜铃响了整整九十九下,最后一响结束时,山谷上空浮现巨大光影??

是一位女子的身影。

她穿着褪色的紫袍,头发松散,脸上没有妆容,只有坚定的眼神。她张开嘴,没有声音传出,但所有人都“听”到了那句话,直接印入脑海:

**“我不是公主,我是你们之中第一个敢说‘不’的人。”**

光影消散后,地上多了九十九枚银耳坠,整齐排列成环形,仿佛等待拾取。

小皇帝亲手捡起一枚,戴在左耳。随后,百官依次上前领取,包括那位曾参与“缄默盟”的老贵族。他接过耳坠时手抖得厉害,却最终戴上,并低声说:“我想道歉……给所有被我压制过声音的人。”

十年后。

大唐全境已建成七百二十三座“言语谷”,每座谷中皆立有一块无字碑,待有人说出足以改变时代的真话时,碑文自现。教育体系全面改革,“情感表达”列为科举必考科目;司法系统引入“共情评估”,判决前须听取被告内心陈述;就连军队也设立了“战前言室”,士兵出征前必须完成一次深度倾诉,否则不得领兵。

而那位“传音使”女童,如今已成为“心声研究院”首席顾问。她并未结婚,终生住在昭阳殿侧宫,每日整理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遗言档案”。据说,她书房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中是两位女子并肩站立:一位是盛装华服的太平公主,另一位则是满脸皱纹、拄拐而立的老侍女。

画下题字:

**“她说的时候,我听着;

我听的时候,她活着。”**

又三十年。

一位考古队在终南山深处挖掘出一座隐秘地宫,出土大量竹简,内容竟是太平公主亲笔撰写的《心政草案》手稿,完整记载了她如何设计“倾听制度”、如何预见到未来社会因压抑言语而导致的精神崩溃,甚至精确计算出“答心花”的培育周期与共振频率。

最令人震惊的是,最后一卷末尾写着:

>“若此文重现于世,则说明你们终于准备好听我说话了。

>不要崇拜我,不要建庙拜我。

>只需记住:每一个想说话的人,都是我的化身。

>当你们不再需要‘太平’这个名字来赋予勇气时,

>我才算真正完成了使命。”

阳光照进地宫那一刻,附近山谷的所有答心花同时开放,花瓣颜色由粉转金,持续三天不凋。

自此,民间不再称呼那位传奇公主为“太平”,而是唤作??

**“启唇者”。**

每年春分,孩童们会在学校朗诵她的遗言,老人则聚集在言语谷中,教孙辈如何真诚地说出第一句话。而那些银耳坠,早已成为大唐公民的成人礼信物。佩戴者无需宣誓,只需在某个清晨醒来,对自己说:

“今天,我要说真话。”

然后,轻轻触摸耳垂,感受那一丝微不可察的温热??

那是言语之灵,在回应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