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地球上的人类!你们还好吗?!”
镜头拉远,她身后站着上百名志愿者,每人手里都举着写满梦境的纸板,拼成巨大的心形。卫星缓缓升空,载着这些梦,射向深空。
视频末尾标注:**Y计划首次梦信号发射实验,1987年冬。**
林知遥看到这段影像时,正在高铁上赶往云南。她捂住嘴,泪水汹涌而出。原来外婆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了这场战争??不是对抗死亡,而是对抗遗忘。
她立即联系技术团队:“我要做一个新功能。”
“什么功能?”
“‘梦回信’。”她说,“既然我们可以把梦送给别人,为什么不能让梦自己回来?比如,十年后、二十年后,当那个人终于准备好面对某些事时,让当年的梦重新找到他。”
团队沉默片刻,回复:“理论上可行,但需要一个锚点??必须有一个物理存在,能承载时间与情感的双重重量。”
林知遥笑了:“我知道该用什么了。”
三天后,第一批“梦邮筒”在十个城市街头亮相。外形酷似老式电话亭,通体蓝色,顶部镶嵌一枚铜钱形状的感应器。标语写着:
>**【你可以把梦寄出去,也可以等它回来。】**
>**【投递方式:说出你想送给谁的梦,然后挂断电话。】**
>**【取件时间:由命运决定。】**
第一个使用它的人,是成都那位剪辑师。他走进邮筒,拿起听筒,低声说:“妈,这次我不讲工作了,我想告诉你,我很想你。想你做的红烧肉,想你骂我乱扔袜子,想你半夜给我盖被子……如果你还能听见,请做个梦回来找我。”
他说完,挂断电话。
铜钱叮当一声旋转起来,随即沉入底座。系统记录:【梦已寄出,预计回程时间:未知】
当晚,他梦见母亲坐在餐桌旁等他回家。桌上饭菜热气腾腾,电视放着他小时候最爱看的动画片。母亲笑着说:“这次你不许再躲着我了。”
他哭着点头。
而在千里之外的梦育学校,孩子们围着新装的梦邮筒跳舞。他们发明了一个游戏:每人往里面说一个梦,然后约定十年后再回来打开。老师问:“如果那时候你们都不记得了呢?”
一个女孩大声回答:“没关系!梦会记得我们!”
夜深人静时,林知遥独自来到校园角落的梦邮筒前。她轻轻抚摸那枚铜钱,仿佛触摸到三代女人的手温。
她拿起听筒,闭上眼,声音轻得像风:
>“外婆,妈妈,还有未来的我……谢谢你们一路护送这个梦。”
>“我会继续走。”
>“直到所有人都敢闭上眼睛,安心做梦。”
电话挂断。
铜钱再次响起,清脆悠远,如同穿越时空的回应。
远处,宁皓站在山坡上,望着城市灯火与星空交界处。他点燃最后一支烟,低声说:
“老周,你看,她们做到了。”
“梦不仅醒了,还在长大。”
“接下来的路,就交给她们了。”
烟头熄灭,星光洒落。
地球旋转,梦境流转。
而在某个尚未命名的维度里,林小芋站在光之尽头,轻轻推开了第十幕的大门。
门后,是一片无边的麦田。
风起时,金浪翻滚,每一株麦穗上,都挂着一颗小小的、发光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