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掌门师伯新收了个女徒弟 > 第461章 无间业火镜给我开6k(第2页)

第461章 无间业火镜给我开6k(第2页)

争论再起。

有人主张设立“赎言堂”,让说出真相者公开忏悔,并接受民众裁决;有人则坚持应保持沉默,以免陷入新一轮审判暴力。

小念依旧静听,直至夜深人静,群星垂落。

她起身,取出那枚漆黑信印,置于篝火中央。火焰骤然变蓝,腾起丈许高,火光中竟浮现出无数面孔??有北岭送木牌的男孩,有南海汲水的渔妇,有雪原赶车的蒙面人,也有西南林中夜读的男子……他们逐一开口,声音交织成河:

>“我说过谎。”

>“我怕过。”

>“我为了活命背叛过朋友。”

>“但我现在想重新开始。”

火熄,印犹温。

小念环视众人:“我们总以为‘真话’是为了揭露别人,其实它首先是救赎自己。若我们用真相去砸碎他人,那我们和当年的正音阁有何区别?”

她顿了顿,声音轻却坚定:“所以我不赞成审判。但我们可以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容言亭’??不刻罪状,不记姓名,只供人独坐其中,对着虚空说出心底最沉重的话。亭内置一面无字铜镜,据说,当人真正诚实时,镜中会映出他童年时的模样。”

提议通过。

一年之内,九千余座容言亭遍布天下。人们发现,许多曾作恶之人走进亭中后,出来时眼神清澈如洗;而受害者家属亦常悄然步入,在无人处低声诉说:“我原谅了。”或“我仍恨,但我不会再让它控制我。”

言语不再是武器,也不再是枷锁,而成了桥梁。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某日清晨,一名盲童牵着导犬登上通天峰,递上一封由盲文刻写的竹信。信来自西南瘴林,内容仅一句:

>**“他不吃不睡已七年整,今晨第一次进食??一碗清水,三粒米。他说:够了。”**

小念握信的手微微发抖。她知道“他”是谁。

当晚,她独自登上峰顶,取出陶罐,轻声诵读《真言论》第一章:“**凡有口者,皆可言;凡有耳者,皆可听。然世人多闭口,非因无话,实因不信世界会听。**”

话音落下,陶罐忽然剧烈震动,罐口喷涌出一道光柱,直冲云霄。光中浮现出一段影像:西南密林深处,茅屋依旧,男子盘坐于前,手中《真言论》翻开至最后一页。他缓缓合书,抬头望天,嘴角微扬。

下一瞬,天地失声。

万里之外,雪原上的赶车人猛然惊醒。他的陶罐炸裂一道新缝,从中渗出的不再是血,而是清泉。泉水落地成花,花开刹那,浮现三个字:

**阿念来。**

他怔住,随即狂笑出声,笑声惊起寒鸦无数。他翻身上马,不再遮面,任风吹乱鬓发。马车调转方向,向东疾驰。

与此同时,南海清泉井畔,一名少女跪地啜泣:“娘走前没说完的话……我现在懂了。她说的不是‘别报仇’,是‘别变成他们’。”

话音刚落,井水沸腾,升起一团雾气,凝聚成人形轮廓,轻轻拥抱了她。

三年过去。

春分第二十三年,第一座“共生塔”在中原落成。它不同于旧时钟楼或碑林,而是由千座省言碑、万块信印、百面容言镜熔铸而成的螺旋高塔。塔心悬空放置一口巨钟,名为“省音钟”,唯有在有人自愿说出毕生最大过错时,才会自鸣。

首日试鸣,全天寂静。

黄昏时分,一位白发老僧缓步登塔,面对铜镜,低声说道:“我年轻时为护宗门声誉,亲手毒杀了七个知晓内幕的弟子。他们本可活着,是我选择了沉默。”

钟响。

一声,悠远绵长,传遍三百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