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吗?我是黄叔叔。听说你们最近在搞‘光的颜色实验’?”
“是呀!”小女孩声音清脆,“我们发现黄色光照得最远,但蓝色最不容易被挡住!科学老师说,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性格。”
“那你最喜欢哪种光?”
“白色的!”她毫不犹豫,“因为它里面有所有的颜色,就像我们班,每个人都不一样,合在一起才最亮。”
黄枝笑了。
挂电话前,他说:“下次实验,试试用手电筒照镜子好不好?看看光能不能转弯。”
“能啊!”她兴奋地说,“还会反射呢!”
“对。”他轻声说,“而且你知道吗?当光遇到另一束光,它们不会撞开对方,而是穿过彼此,继续前行。这个世界需要很多光,也需要它们学会共存。”
傍晚,他独自走在长安街边。
夕阳西沉,余晖洒在高楼玻璃幕墙上,折射出层层叠叠的金色光芒。街头艺人正在弹唱一首老歌,歌词温柔: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路过的几个中学生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拍摄。其中一个女孩忽然喊:“等等!这首歌原唱是男声,但现在唱的是女声,会不会是AI换声?”
同伴笑她太敏感。
但她坚持打开“凤凰徽章”APP,录入音频进行比对。片刻后,结果显示:当前演唱者为真实人类,声纹特征与现场环境音一致,无合成痕迹。
“好吧,这次是真的。”她松了口气,却又笑着说,“不过查一下也没坏处,对吧?”
黄枝站在不远处,静静听着。
那一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这些孩子已经学会了用理性审视世界,却没有失去对美好的期待。他们敢于质疑,也依然愿意相信。他们在数据中穿行,心中却留着诗意的位置。
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他抬头望天,暮色渐浓,第一颗星悄然浮现。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
林晓发来最后一条消息:
>“DB-1989主库已完成全面封存,所有关联节点植入真实性指纹。境外信道最后一次尝试访问失败,信号源消失。
>另:冰岛中继站的心跳脉冲,已连续七天未再出现。”
黄枝深吸一口气,回复:
>“不是消失了。
>是它终于明白,这片土地上的光,从来不是靠一根电线点亮的。”
他关掉手机,缓步向前走去。
街道两旁,路灯次第亮起。
像无数双睁开的眼睛。
像千万颗不肯熄灭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