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时,暴风雪阻断了路线。食物仅剩三天,氧气瓶告罄。就在众人绝望之际,远处沙丘上突然亮起一点金光??一朵小小的“语光花”,孤零零生长在冻土之上。
“不可能……这里海拔太高,根本不适合植株存活。”生物学家喃喃道。
阿禾走上前,蹲下身。花瓣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像一声叹息。
刹那间,她“听”到了。
不是声音,而是一种共鸣??来自地底深处,微弱却坚定,像是母亲哼唱的摇篮曲,又像是大地的心跳。
“它在召唤我。”她说。
队伍最终抵达青海湖西岸一处隐秘洞穴。入口被天然石帘遮蔽,唯有月圆之夜才会因潮汐共振显现。洞内壁刻满与“极渊-7号”相似的铭文,但更加古老,仿佛出自史前文明之手。
中央,是一座半透明水晶平台,上面悬浮着一块比“心印”更大、更幽邃的黑色石碑,表面流动着银蓝色纹路,宛如血管搏动。
【根语之心】。
阿禾走近,石碑忽然投射出全息影像??林晚的身影缓缓浮现,面容憔悴,却带着释然的笑。
“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你已走过我走过的路,痛过我痛过的痛。”她的声音沙哑却温柔,“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创造‘绿心协议’?答案很简单:因为我再也无法忍受这个世界的沉默。”
画面切换:幼年的林晚蜷缩在战区地下室,母亲用身体护住她,临终前只来得及说一句:“别怕……妈妈爱你……”可炮火轰鸣,掩盖了最后三个字。多年后,她才发现,自己一直记得那句话,却从未真正“听见”。
“共感不是奇迹。”影像中的林晚流泪,“是我们本该拥有的能力。只是太久没人用了,所以我们忘了怎么哭,怎么爱,怎么道歉。”
影像终结前,她直视镜头:“阿禾,当你站在这里,请替我说完那句没来得及说的话。”
>“妈,我也爱你。”
石碑剧烈震颤,阿禾跪倒在地,泪水决堤。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心印”会选择她??不是因为她勇敢,而是因为她也曾是一个不敢说“我爱你”的孩子。
她双手覆上石碑,低声开口:“林晚老师,我替你说。”
>“妈,我也爱你。”
轰??!
整个洞穴爆发出耀眼光芒,青海湖水面骤然升起百米高的水柱,形成一道螺旋形光柱直冲云霄。卫星监测显示,那一刻,全球所有“心印”植株同时开花,连沙漠中的试验田都绽放出玫瑰金色的花朵。
而在世界各地,无数人突然停下手中的事,仿佛被某种力量牵引,纷纷说出长久以来藏在心底的话:
纽约地铁里,白领女子转身抱住陌生女孩:“对不起,三年前我没帮你挡住骚扰者……我一直愧疚到现在。”
悉尼海滩上,老人跪在妻子墓前:“你说死后要化作风陪我,可我宁愿你回来骂我一顿,也不想一个人吃饭。”
北京胡同中,父亲红着眼眶对儿子说:“你高考失利那天,我说‘丢脸’……其实我想说的是,别怕,爸爸还在。”
每一句话落下,附近便有一朵“语光花”悄然盛开。
科学家称之为“群体性情感共振潮”,而普通人只说:“今天,我的心好像被人轻轻抱了一下。”
阿禾走出洞穴时,天已破晓。
湖面恢复平静,倒映着初升的太阳。她回头望去,洞口已被崩塌的岩石自然封死,仿佛从未存在过。
但她知道,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消失。
回到雾坪村三个月后,第十三条枝条萌发。
新叶上的文字更短,却更重:
>“继续说。”
>“我在听。”
>“我们都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