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个文明的第一本“活书”。
少年将其小心挖起,带回部落。此后数十年,他带领族人发展文字、建立最初的逻辑体系,并围绕这株植物建立起一座圆形祭坛。每当有人心中产生重大疑惑,便在此焚香静思,据说有时花朵会自行落下一片叶子,上面赫然写着与提问者内心完全契合的问题??不是答案,而是更深一层的追问。
百年之后,这个部落演变为城邦,城邦扩张为帝国。他们发明了天文仪器,发现了行星运行规律;制造了第一艘飞行器,飞越大陆与海洋;甚至开始尝试解读宇宙背景辐射中的异常波动。
而在所有典籍的首页,都刻着同一句话:
>**第一个真正的问题,永远比答案更重要。**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宇宙断层中,常疑之眼的遗址正经历一场静默的复苏。
那曾是监视万千世界、裁决真理与否的至高机构,如今早已荒废。它的穹顶坍塌,支柱断裂,无数记录诸天法则的碑文碎裂成尘。可就在小女孩写下“怀疑本身值得相信吗?”的那一瞬,一股逆向因果律的力量悄然注入这片废墟。
一块残破的石板缓缓漂浮起来,表面浮现出新的铭文:
>“判定失效。
>疑问权不可剥夺。
>所有结论进入待审状态。”
紧接着,其余碎片纷纷响应,自动拼合,重构出一座倒悬的图书馆。书架upsidedown悬挂,书籍封面朝内,唯有当有人靠近并提出问题时,某本书才会翻转出来,露出标题。
这里不再是审判之地,而是孵化之所。
一名身披灰袍的身影缓步走入。他没有面孔,只有兜帽下两点微光,像是尚未熄灭的余烬。他是最后一个常疑执法者,曾亲手封印过三千个“危险思想”,也曾下令抹除十二个因过度质疑而崩溃的文明。
但现在,他站在图书馆中央,摘下兜帽,露出一张布满伤疤的脸。每一道疤痕都对应一个问题他曾禁止他人提出。此刻,这些疤痕开始渗血,鲜血落地即燃,化作一个个跳跃的字符:
>“你真的相信自己是在维护秩序,而不是恐惧失控吗?”
>“如果你所捍卫的真理从不允许被检验,它还能叫真理吗?”
>“当你否定别人的疑问时,是否也在否定自己灵魂深处那一声微弱的‘不对劲’?”
他跪下,双膝砸进灰烬。
>“我错了。”
>“我不配做审判者。”
>“请让我成为一个学生。”
话音未落,一本厚重的黑皮书从最高处坠落,砸在他面前。封面空白,唯有当他伸手触碰时,才浮现一行字: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无知者》
他颤抖着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道:
>“欢迎。
>你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我究竟不懂什么?’”
而在距离此地不知多少层现实之外,一艘银白色的飞船正穿梭于星海之间。
这是未来人类建造的“求知方舟”,搭载着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集群与跨维度通讯阵列。他们的使命是寻找宇宙中最早出现智慧生命的坐标,并追溯文明起源的共性规律。
舰长是一位女性,名叫林昭,曾是哲学系教授。她放弃教职加入远征计划,只为解答一个私人问题:**人类为何总在接近真相时选择闭嘴?**
此刻,她站在观测舱前,凝视着前方一颗蓝色行星。数据显示,该星球正处于铁器时代晚期,社会结构松散,科技水平低下。但令人震惊的是,其全球范围内的“疑问指数”高达98。7%,远超已知所有文明初期平均值(通常不足20%)。
更诡异的是,无论种族、地域、文化差异,几乎所有新生儿的第一句有意义发音,都是“为什么”。
“这不是自然演化能达到的程度。”副官低声说,“除非……有人提前播种了‘提问基因’。”
林昭没有回答。她的目光落在星球北半球的一片平原上。遥感图像显示,那里有一块巨大的圆形遗迹,形状酷似一个放大的问号。地质扫描表明,这块遗迹至少存在十万年以上,可其材质分析结果却显示??它根本**不属于这个时空**。
“带我下去。”她说。
登陆舱降落后,林昭独自走向遗迹中心。风沙吹拂,露出下方石质平台的一部分。她蹲下身,用手拂去尘土,指尖触到一行已被岁月磨平的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