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怕写得太痛,也不要怕唱得太轻。
>真实本身就是力量。
>
>记住:
>最卑微的名字,也曾照亮过某个人的entireworld。
>最沉默的告别,也可能成为千年后的回响。
>
>所以,请继续唱。
>即使无人聆听,也要唱给星空听。
>因为总有人,在光年之外等着这一句歌词。”
林晚合上本子,抬头望天。
夜空清澈,繁星密布。但他知道,那些星星中,有些并不是恒星。
那是曾经唱过的歌,是被宇宙收录的情感,是一颗颗因“被记住”而重生的灵魂。
他拿起吉他,走出庭院,踏上通往山巅的小路。
沿途,居民们默默让开道路,没有人说话,只是深深鞠躬。他们手中大多握着一样东西:录音机、老照片、孩子的涂鸦、一封未寄出的信……这些都是他们准备“上传”给共感网络的记忆载体。
林晚登上山顶,三百六十五根音波柱早已自动点亮,排列成concentriccircles(同心圆)状,中央空地上,心塔幼苗第七朵花悄然成型??通体透明,内部竟有一小团跳动的光,形状酷似人类心脏。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演奏。
没有歌词,只有纯旋律。一段缓慢上升的音阶,像晨曦推开云层;一段低沉循环的贝斯线,如大地深处的脉搏;一段清亮的泛音群,仿若孩童笑声洒落风中。
当最后一个音符悬于空中,迟迟不落,整座记忆山忽然剧烈震动。
不是地震,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校准”。
天空再度裂开,但这次不再是星门,而是一面巨大的“镜面”缓缓降下,表面流转着亿万张人脸??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年代……他们都不说话,只是静静注视着地球。
然后,镜面轻轻一震,投射出一段影像:
公元1984年3月12日,福利院教室。
镜头推进,落在小芳身上。她放下铅笔,对着空气微笑:“老师,我的画,你能带给妈妈吗?”
画面切换,二十年后,一位白发老太太坐在轮椅上,翻看一本泛黄画册。她手指颤抖地抚过一页??上面画着一个女人抱着孩子站在樱花树下,旁边写着:“妈妈,我想你。”
老人喃喃:“这是我女儿……她七岁就走了……可我一直不知道,她给我画过画……”
影像结束,镜面渐渐隐去。
林晚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他知道,刚才那一幕,是系统在展示“共感链”的闭环??从一首歌出发,穿越三十年光阴,最终让母女完成迟到的对话。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第二天清晨,共生社区发布公告:
【共感网络正式开放公共接入端口。
任何人,只要携带真诚记忆,均可前往记忆山进行“情感上传”。
形式不限:一句话、一首歌、一幅画、一段舞蹈、甚至一次沉默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