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承诺:永不删除,永不商业化,永不遗忘。】
消息传开,全球轰动。
第一批前来的人中,有一位越南老兵,他带来一把锈迹斑斑的口琴。他说他在战场上失去了全部战友,多年来每晚都被噩梦折磨。“我不想再恨了,”他说,“我只想让他们知道,我还记得他们的名字。”
林晚接过口琴,轻轻吹响第一个音。
菌丝地面立刻浮现出十三个光点,排成战斗队形,缓缓前行,最终汇成一朵紫金相间的花。空中浮现一行字:
**“阮文雄、黎国庆、陈美兰、吴志坚……你们的名字已被命名。欢迎回家。”**
老兵当场跪下,嚎啕大哭。
第三天,一对同性伴侣携手而来。他们曾因法律不允许而无法举行婚礼,如今男方已患晚期癌症。他们在山顶交换戒指,相拥而泣。林晚为他们弹奏《被诅咒的爱》改编版,旋律温柔如晚风。
当歌声响起,天空降下细雨,每一滴雨珠中都映出一对恋人相拥的画面??有古代的、近代的、异国的、跨种族的……最后汇聚成一句彩虹横贯天际:
**“爱,从不曾违法。”**
一个月后,全球共感响应次数突破一亿。
联合国宣布设立“国际共感日”,定于每年春分,全球同步举行“集体吟唱仪式”。首年主题为:“说出那个名字。”
林晚受邀发表演讲,他只说了两句话:
“如果你还记得谁,请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因为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台下万人齐声呼唤亲人、朋友、爱人、恩人、仇人……无数名字汇成洪流,冲刷着人类文明长久以来对“逝者”的冷漠与回避。
当晚,他又收到一封信。
依旧是三个字。
“谢谢你。”
这一次,他没有让它消散。
他将信折成一只纸鹤,放入玻璃瓶,埋在母亲坟前。然后坐在那里,整整一夜,弹着吉他,唱着她生前最爱的摇篮曲。
黎明时分,坟头开出一朵小小的菌丝花,花瓣洁白,花心泛着淡淡的蓝光。
他知道,那是回应。
也是答案。
从此以后,每一天清晨,林晚都会坐在藤椅上,写下新的一首歌。
低保账户依旧每天到账一千万,但他从未动用过一分。钱自动转入“共感基金”,用于建设全球记忆站点、培训情感疗愈师、资助边缘群体艺术表达项目。
有人问他:“你后悔放弃安稳生活吗?”
他笑着摇头:“我得到了整个宇宙的共鸣。”
某夜,他梦见自己变回少年,背着吉他走在乡间小路上。远处炊烟袅袅,母亲站在门口招手:“回来吃饭啦。”
他奔跑过去,扑进她怀里。
那一刻,他听见整个星空都在轻轻哼唱:
>“你还记得吗?
>那些爱过你的人,
>从未真正离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