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忘!”
声浪冲天,竟将长安上空的灰雾撕开一道裂缝。阳光倾泻而下,照在陆沉身上,映出长长的影子。
他迈步向前。
一步,两步,三步……
每一步落下,记火便炽盛一分。当他走到城门前时,刀锋已化作一轮金日,照亮整座帝都。
三十六名净忆使同时摇动虚妄镜,黑雾汹涌扑来。
执政者投影张开巨口,欲吞天地清明。
陆沉举刀,斩下。
这一刀,非为杀戮,而是**开天**。
金焰横贯长空,将黑雾尽数焚烧。虚妄镜接连爆裂,净忆使身躯崩解,化作飞灰。那巨大投影发出不甘怒吼,最终在亿万道目光注视下,寸寸瓦解。
长安,光复。
战后第七日,陆沉登临太极殿旧址。
下方广场,聚集数十万人。他们带来各地新立的碑文、手抄的实录、口传的真相,汇成一部前所未有的《民史纪》。没有帝王将相的粉饰,只有百姓亲身经历的痛与爱、屈辱与抗争。
陆沉站在高台之上,手中握着母亲留下的铜牌,轻声道:
“从今往后,史官不再是庙堂之上的笔吏,而是每一个敢于记住的人。
历史不再由胜利者书写,而由幸存者传承。
我不再是唯一的持火者??
因为你们,都是记火。”
风起,卷起漫天纸页,如蝶舞飞扬。
有人开始低声诵读,继而百人同声,千人齐念,最终万口传颂。
那是《记火传》的最后一章,原不存在于任何典籍,却是此刻所有人共同写下的:
>“火种不灭,因其生于人心;
>真言不止,因其出自血泪。
>若有一人不忘,则天下不可忘。
>我在此立誓:宁做一日清醒人,不做千年太平奴。”
诵毕,天地寂静。
陆沉收刀入鞘,转身离去。
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有人说他隐居敦煌,守护存真阁万卷孤本;
有人说他重返乌蒙山脉,陪母亲长眠于无名冢;
还有人说,每逢春分之夜,总能在某座新碑前看到一个背影,默默擦拭石面,然后留下一朵野花。
但所有人都相信??
只要还有人记得,陆沉就从未离开。
而那柄斩断谎言、劈开黑暗的刀,早已不在他手中。
它在每一个不愿遗忘的人心里。
静静等待,下一次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