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 100110(第15页)

100110(第15页)

该怎么哄大臣们好好干活,他当皇帝十余年的时间,也总结出完整经验了。对上心思单纯的士兵们,效果更是好得出奇。

所以,接下来,就看你发挥了。

扶苏踏着小步子,走上官家让出的位置。他之前在饮子店讲过一次,算得上驾轻就熟。不过这次他想了想,没用上那些套词。

他把《求知报》翻到最后的地理部分,关于大宋的东南西北。无尽的海面、漫长的夏日、覆雪的群山,以及充斥着传闻中瘴疠、毒虫、山菌和绵延无尽树丛的西南端。

“有人随狄将军去过那处吗?”

多数人一脸茫然,他们只知道前段时间又打仗了。但是开战在哪,敌人是谁、战争因何而起,他们都一无所知。

只有一个人,迟疑着举起了手,又差点想放了下来。他年龄不大,是随狄青出征广源州之后,重新被打散编入禁军营的。

扶苏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那你说说吧,你的所见所闻和我说的一样吗?”

被点起来的人只觉千百道目光落在身上,话都险些说不利索,支支吾吾了起来。

“没关系,或者说你见到的场景也好。”

或许扶苏的鼓励起了作用,又或许官家的存在刺激了他:“不,是不一样的。”

毒虫可以被艾草熏走。

野菌会中毒,但也很好吃。

在树林里行军十分困难且危险,但有与士兵同吃同住的狄将军在,他们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保卫宋土的决心。

此人越讲越顺畅,在扶苏和官家接连不断的点头之下,甚至谈兴大发,讲起了他们千里追杀侬智高的细节。数百人都听得聚精会神,包括方才一脸懊丧的王安石。

原来在他们几乎不曾了解过的土地上,还有这么一场惊心动魄之战。将士们为了宋土浴血奋战、寸土不让。

从前几乎未闻的西南边民,也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会吃山菌和水果,会骑矮矮的马,被大太阳晒得黢黑。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是宋人。就连被追杀的目标侬智高,也一直自认是位宋人。

其实西南边民对大宋的认同感,未必有说的那么强。“改土归流”才能真正增加向心力。但扶苏并不准备戳破。有的时候,美好也是谎言的组成部分,不是么?

那人一口气说完了后,扶苏没讲话,官家也只说了一个字:“好。”

但就这个字,让士兵的脸色涨得通红。并且成功收到了周遭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扶苏借势追击,奶声奶气地喊道:“所以,有海边出身之人吗?不若也来讲讲?要是讲得像刚才一样好的话,可以登载在下次《求知报》上的哦。”

官家说:“朕亦会过目。”

立刻就有靠海出生的幸运儿一跃而起:“我我我!我是!”

待到扶苏搜罗完丙十三营的所有特殊出生地士兵后,气氛已经彻底滚烫了起来。所有人都紧紧盯着扶苏手中的《求知报》,恨不得封面上的刊号立刻从1变成2。不难想象,这个消息今晚就会传遍整个禁军大营了。

官家亲至、三元教导、采访登报。

哪一项都是能吹几年的资本,偏偏丙十三营全遇到了。他们不被羡慕嫉妒死才怪。

“下一期的《求知报》有着落了。”扶苏笑了起来:“我不信其他营的人会不好奇内容。再不济大家都是禁军,一荣俱荣嘛。”

有了好奇心,不怕他们不读报。

至于读不读得懂的问题嘛……扶苏摸了摸下巴思索道:“要不,找国子监的监生们来支援一下?还有狄将军也该跟着一起学,刺激一下他们。”

“真是什么都被你安排明白了。”

官家既无语又好笑:“朕还以为,肃儿你打算故技重施,讲几个武侯、宣王的故事,好引他们认字呢。”

没想到,用的是这一招。

但他真心觉得这招很不错,让禁军出风头刺激阅读欲是一方面,也该让读《求知报》的人们,见识到寻常目之不及的地方。除了汴京外,苗人、渔民、盐工……他们亦是大宋的百姓。

仁宗悠悠然转过来头:“王卿,你以为如何呢?”

王安石拱手:“微臣受益良多。”

仁宗拍了拍王安石的肩膀。王安石是他一力从一甲提到状元位的,他期许良多:“你便跟着肃儿好好学吧。”

这本来就是王安石打算做的。

“是。”

扶苏却突然神色慌乱,捅了下官家:诶,注意一点啊,别大庭广众的叫我“肃儿”啊。

官家哑然失笑:“王卿早有察觉了,肃儿你不知道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