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 100110(第16页)

100110(第16页)

扶苏:“……”

他还真没看到!天啊,难道王安石会唇语,可以读别人的口型吗?

但官家先前已然下了决心,打算揭晓扶苏的身份,这下便十分松弛地说:“不必慌张,王卿早晚都要知道的。”

扶苏却摇了摇头:“可我还没够呢。”

“什么时候才算够呢?”

官家温声问道。

“至少也得等满朝文武都看我不顺眼,知道我是成王也不想让我做太子的程度……吧?”

官家&王安石&苏轼:“……”

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声达到高度一致:真的会有这么一天吗?你确定这样下去大家是真看你不爽,而不是被你虐到心服口服吗?

但扶苏却从官家的沉默里,解读出了另一层意思。他的眉眼染上了淡淡警惕之色:“官家,你难道答应我的事不算数了?”

明明两个人在奉先殿的画像前,祖宗见证之下拉过钩的:他帮官家搞改革、治盛世,至于皇位传承的事,官家自己另想办法。过继也好、立幼也好,总之与他无关。

仁宗又沉默了一会儿:“肃儿,你还是不愿意当太子吗?”

“不愿意。”扶苏说道。

只是他没有发现,这一回,他的拒绝,远远没有一年前那般斩钉截铁——

作者有话说:苏轼&王安石:你俩还真不把我俩当外人[愤怒]

第107章第107章“父皇,你可真来的是……

扶苏说完之后就别开了头,避免与仁宗对上目光。他能够理解仁宗的想法。这一定不是个能让他展颜的答案。

“抱歉,官家。”

其实,本就是提前商定好的交易,扶苏不必说抱歉。但他没办法不顾及官家的心情。满心捧上的皇位被亲子弃如敝屣,官家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他。

“肃儿何须道歉?”

仁宗摇头截断了扶苏的话头,眉眼间如一片广阔静谧的湖,并不因疾风泛起失望的涟漪。他一直不知道,肃儿对皇位莫名排斥的心结来源于何。但他才四岁,心性纯如一片白纸,想必是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

“是朕一直心存妄想。就算往远了说,也是朕不足以让肃儿有安全感。”

扶苏乍然抬头,乌莹莹的眸光闪动着震惊。原来官家竟是这样想的吗?把错处全部揽在了自己头上。

讶异、愧疚、茫然……诸多思绪令他心乱如麻。殊不知现场还有两人,比他心乱如麻得多。

苏轼刚还在嘲笑王安石呢,现在自己也遭现世报了。这都什么事啊,是他该听的吗?

当朝官家和唯一的儿子,同时也是未来板上钉钉的东宫——成王殿下吵起来了。成王殿下还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当皇帝。

他才几品官啊,就给他听这个?

一大一小互相对视一眼,发现眼底都是相似的骇然。倘若这番对话传了出去,只怕整个朝堂都要抖上三抖吧。现在看赵小三元不顺眼的人都要哭爹喊娘地劝他当皇帝。

尤其苏轼自诩和扶苏不熟,实则把他当成最好朋友。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赵小郎一贯平静的外表下,还有这么叛逆的念头!

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明明他都琢磨好,赵小郎登基之后,曾是朋友的君臣该怎么相处了。可恶啊,把我之前的纠结还回来!

诶,等一下。那赵小郎来念国子监就有点意味深长了。该不会是为了不去资善堂上课,跑出宫躲清闲吧?

苏轼歪打正着猜对了一半的真相,再看仁宗时神情就格外敬佩。官家居然真的同意了诶!还放任四岁的小郎独自外宿,容许他科举、选官、顺手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苏轼的目光停得久了点,仁宗似有所察,转过头来,对上目光时还冲他笑了下:“朕记得你,你是叫苏轼,是么?”

苏轼:“!!!”

他顿感受宠若惊,没想到官家对他有印象。但官家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把今科二甲十几名的人名和脸对上。更大的可能是,他沾了赵小郎的光在官家那刷上了脸。

“回官家的话,是我。”

“国子监中朕便见过你一次,见到你和肃儿十分要好。肃儿他平日里……”仁宗本想谦虚一下,说说自己儿子哪里不好,却发现自己搜刮不出什么词来:“劳你多多担待了。”

苏轼更加觉得受宠若惊了。连王安石的眼神也变了。这副口吻,完全不是君主对臣子的态度,而是家长对孩子朋友的态度。

事后,他不由对扶苏发出感叹:“天啊,官家他老人家对你也太好了吧。”

比一发现他乱用典故,就敲他脑瓜子的阿爹好太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